摘要:它的设计很讨我喜欢,有一定创意且没有过度设计。而一款车是否好看,大概率取决于其老板的审美水平。理想、小鹏、蔚来旗下多数产品审美都很在线,偶尔还会带来让人惊艳的设计,比如理想i8、小鹏P7、小米SU7都是很棒的设计。相反,有些传统品牌总喜欢将各种元素捏合在一起,
理想i8很早就想去试试,无奈新车太火爆,哪怕去展厅看看都需要排队。上市一个月后,也终于约到了试驾车。
它的设计很讨我喜欢,有一定创意且没有过度设计。而一款车是否好看,大概率取决于其老板的审美水平。理想、小鹏、蔚来旗下多数产品审美都很在线,偶尔还会带来让人惊艳的设计,比如理想i8、小鹏P7、小米SU7都是很棒的设计。相反,有些传统品牌总喜欢将各种元素捏合在一起,最后拼出一个不伦不类的丑八怪,比如宝马XM、仰望U8。
当然关于理想i8的争论依旧存在,但问题主要是官方非说i8是台SUV,这显然不太合适。历史上类似的造型基本都是MPV,比如丰田Previa、日产Quest、还有本田初代奥德赛。倘若把理想i8归到MPV的门类下,是不是就不显得奇怪呢?
车内的冰箱、沙发都有,并且它竟然有三个零重力座椅。很好奇这真的有必要么?而头顶的“电视”则需要选装。
印象最深还是第三排。多数SUV、甚至包括MPV,对于第三排的态度都比较草率。虽然“三排平权”的口号很多品牌都在喊、也喊了很多年,但真能做好的屈指可数。
第三排的舒适度并非仅限于纵向空间,座椅高度、座垫的厚度及长度才是核心因素。很多MPV别看尺寸很唬人,可是座椅矮且短,犹如蜷坐在小板凳上一样。如此空间的大小便没了意义,超过1小时就如同受刑。
理想i8就考虑的很细致,座垫长度、座椅高度,以及材质、角度都很难挑出瑕疵。并非我过分赞美,作为对比特意去试了试乐道L90和新款ES8的第三排。它们的纵向空间都很不错,但座椅多少差点意思。乐道L90的问题是坐垫角度太平,对大腿支撑不够;新款ES8则是坐垫偏短、偏薄。
虽然乘坐体验接近满分,但储物空间就非常寒酸了。在6座情况下,后备箱空间显得捉襟见肘。若想6个人一起自驾游,至少得强迫3人不能带行李,有点春秋航空的感觉。这就矛盾了:理想i8给了我充分的理由带5个人一起出行,但却忘记了人们出行是需要带行李这件事。总归,人和行李只能二选一。
后备箱下象征性的掏空
试驾后又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件事:如果理想i8当做一台五座车来看一切就合理了。将第三排放倒一个座椅,那么行李就放得下了。如此相比传统5座车,后排3人的乘坐感受必然是理想i8更好。
至于驾驶,理想i8比我想象中要好。现在空气悬架在自主品牌中已被广泛使用,入门价格下探到20万左右,但调校水平依然稚嫩。打开驾驶模式选择,一般都有“舒适”、“标准”、“运动”三种,但在我看来很多车是软(运动)、更软(标准)、极软(舒适)三种,比如问界M8、腾势N9、乐道L90,包括理想L9都是类似的调校逻辑。
这种设定,在舒适(极软)模式下反而是最难受的。过“沟沟坎坎”会有很多拖泥带水的震动,像是浮在水面上,不停的摇晃就是所谓的“船”感。若路况好桓则罢了,但若遇到烂路不晕车的也能被晃吐。对驾驶者更是灾难,弹簧太软导致压缩和回弹都很慢,车身姿态极为迟钝,连高速并线都毫无信心。所以类似的调校反而在运动模式下最舒服,但此时油门又显得过于敏感、不线性,所以无论什么模式开起来都别扭。
其实传统豪华品牌对于空气悬架的调校,是值得自主品牌参考。比如保时捷卡宴、路虎揽胜,它们在舒适和运动之间平衡的更好,不同模式下性格也更加鲜明。
理想i8是有进步的,比L9好不少。虽然也完全是舒适取向调校,但最软的模式下没“船”感。而运动模式能提供一定的路感,车身响应和沟通也不错,至少不会让我厌恶它的驾驶位。不过即使在运动模式下,双电机产生的544匹马力还是显得有些过分。以它的底盘极限来看,400匹左右的动力会更合适。
智能驾驶没有过多体验,虽然李想在发布会上对VLA很在乎。但对于实际使用来说,在L3到来之前,再好的领航辅助与基础L2也没有本质差别。如果真觉得智驾比自己技术好,那最好把驾照注销了,对社会是件大功劳。
要说理想i8的对手,很多人会拿同样新鲜上市的乐道L90来对比,但它两差异很大。虽然写试驾体验时设计总是一笔带过,但真要买车时,设计的权重非常高,甚至能超过产品了本身。虽然网络上都嚷嚷空间、舒适多么重要,但市面上卖的最好的电动轿车Model 3、SU7的后排都是灾难——可你不能否认它们都很漂亮,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打动买家。
再看理想i8和乐道L90,乐道L90很理性,完全实用主义。空间配置合适,造型设计中庸,不犯错、讨多数人喜欢。理想i8则更感性,包括车内的氛围、细节的处理都比乐道L90更考究。性格迥异的两款车,我想很难有人同时对它们都产生兴趣。
另外就是价格。账面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乐道L90的购买门槛低很多。如果选择电池租用方案,同样是6座四驱,价格只需要21万多,而理想i8的售价是34万。
如果34万对你并不是一个有压力的数字,倒不如对比一下新款的ES8。
来源:新车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