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贵的一架,土耳其那架蓝白相间的747-8,光停在跑道边就像在说“别比了”。
天津的天最近有点挤。
一抬头,747、777、伊尔-96轮番掠过,像一场无声的选美。
最贵的一架,土耳其那架蓝白相间的747-8,光停在跑道边就像在说“别比了”。
机身比普通747长一截,机尾刷着红新月,登机梯自带红毯,传闻连烤箱都是德国定制。
埃及也派了747-8,可惜是二手货,漆面暗哑,像穿旧西装的绅士,气场弱了一截。
俄罗斯直接开大车队,二十多架排排站,伊尔-96打头,图-204殿后,像搬家。
朝鲜低调得多,两架伊尔-76加一架安-148,传说中的“苍鹰二号”没露面,留点悬念。
小国家反而讲究。
柬埔寨的A320机组提前练了中文广播,一句“欢迎来北京”带着南方口音,莫名亲切。
蒙古包了架737 MAX 8,机身贴纸还没撕干净,透着临时抱佛脚的仓促。
最心酸的是尼泊尔,包了一架喜马拉雅航空的老旧A319,登机时空姐递糖果,像长途大巴发晕车药。
联合国秘书长干脆搭国航747经济舱,行李自己扛,画面过于真实。
有人砸钱,有人省预算,有人打感情牌。
飞机大小从来不是国力唯一标尺,但机舱里的沙发、电视、淋浴间,确实把“谁更讲究”写在了天上。
下次路过首都机场,抬头看看尾翼标志,猜猜今天谁家的厨房能烤披萨,谁家只能泡方便面。
来源:小南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