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一位加拿大友人带着全家踏上中国的土地——他是沃伦·白求恩,诺尔曼·白求恩医生的远亲,加拿大—中国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这一次,他不仅带来了家族的敬意,更带来了两颗年幼的童心,让白
2025年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一位加拿大友人带着全家踏上中国的土地——他是沃伦·白求恩,诺尔曼·白求恩医生的远亲,加拿大—中国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这一次,他不仅带来了家族的敬意,更带来了两颗年幼的童心,让白求恩精神在新一代中继续生根发芽。
沃伦·白求恩此行并非偶然。作为白求恩家族的代表,他坦言:“传承白求恩精神非常重要。”他的妻子是华人,连岳母这样未受过教育的长辈都熟知白求恩的故事,这让他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在北京阳台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沃伦凝视着白求恩医生生前照片时,眼神中既有家族的自豪,更有对跨越时空精神的敬畏。
沃伦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对白求恩精神的深刻理解:白求恩的伟大不在于空谈,而在于行动。他不仅发明了百年后仍在拯救生命的医疗技术,更在战火中培养赤脚医生,深夜骑马为老人孩子看诊。这种“该做就做”的哲学,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沃伦认为,当下的年轻人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动力——“唯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价值”。
白求恩医生在中国674天的奉献,早已成为中加友谊的象征。他创建的“模范病室”,发明的“卢沟桥”药驮子,乃至为伤员输血的感人故事,至今仍在中华大地传颂。而今天的传承,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2025年8月,中加慈善光明行活动在石家庄启动,医疗队沿着白求恩的足迹深入太行山区,免费义诊、筛查白内障,预计惠及群众超千人。这种跨越86年的仁心仁术,正是对白求恩精神最好的延续。
沃伦·白求恩的到访,不仅是一次家族纪念,更是对和平的共同守护。正如加拿大盲人协会原主席海伦·路易斯·吉利斯所言:“白求恩为之奋斗的中国人民,已经生活在和平、幸福与光明之中。” 而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专家们则强调,在国际形势深刻演变的今天,这种精神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回击。
从1939年白求恩医生牺牲,到2025年沃伦·白求恩携家带口来华,这段跨越86年的情谊,早已超越了家族与国界。它诠释了真正的国际主义精神——看见需要,就去帮忙;认准对的事,就坚持做。正如沃伦所说:“这一切很简单:我认为该做,就去实现。”
当白求恩的后人站在观礼台上,目睹今日中国的繁荣与和平,他们看到的不仅是白求恩医生曾经守护的土地,更是一种精神的生生不息——这种精神,源于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坚守,源于对更美好世界的追求,并将继续激励着后人,穿越更多的风雨,抵达更远的未来。
来源:积极的小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