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数运行走势:2025年上半年,宁津·中国健身器材产业指数稳中有进。产品价格指数上半年窄幅波动运行,6月收于99.40点;产业发展指数上升势头强劲,产业规模、产业贡献与经营效益指标全面增长;科技创新指数企稳回升,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企业创新投入显著加大;品牌竞争
导 读
指数运行走势:2025年上半年,宁津·中国健身器材产业指数稳中有进。产品价格指数上半年窄幅波动运行,6月收于99.40点;产业发展指数上升势头强劲,产业规模、产业贡献与经营效益指标全面增长;科技创新指数企稳回升,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企业创新投入显著加大;品牌竞争力指数持续上行,其中品牌建设、品牌宣传与品牌管理指标协同发力,区域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产业行情分析:上半年,原材料中钢材与塑料价格持续下行,有效缓解了企业成本压力。下游需求受“全民健身”政策及“体重管理三年行动”推动,叠加月付制、24小时自助健身房等新兴商用模式扩张,带动市场持续增长。此外,上半年中国健身器材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2%,展现出较强韧性,但国际贸易壁垒倒逼宁津健身器材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与市场多元化布局。
行业未来趋势:随着AI技术深度渗透产品与服务,个性化健康管理将成为未来趋势。“健身+康复”“健身+文旅”“健身+办公”等融合场景拓展新蓝海,企业将加速开拓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通过跨境电商与海外仓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宁津从“制造基地”向“全球数智健身产业高地”迈进。
一、指数运行走势解读
(一)产品价格指数窄幅波动
2025年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产品价格指数整体呈现“窄幅波动”态势。一季度在节后复工和身材管理需求回暖的带动下稳中有升,3月达到上半年高点100.51点。二季度,受原材料价格下行及健身器材市场供给趋于饱和的影响,指数波动回落,6月收于99.40点,较2024年12月略降0.37%。
产品价格指数运行走势
⚡ 从细分指数来看:
有氧器材价格指数先升后降。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指数略微回落至103.94点,2-3月稳定上行,3月收于上半年最高104.36点。二季度市场需求季节性回落,指数进入下行通道,6月收于102.74点,相较2024年12月下降1.31%。
力量器材价格指数波动运行。春节前后商用市场需求增长拉动价格指数上行,2月指数达到97.23点;3月起,由于企业产能逐渐恢复以及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价格指数呈现波动下行趋势,6月力量器材价格指数收于95.45点。
其他器材价格指数上半年稳定运行。凯迪拉克床、手足机等其他类别健身器材由于市场受众相对较少,供需结构稳定,1-6月指数均平稳运行在100.00点。
细分产品价格指数走势
(二)产业发展指数增长强劲
2025年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产业发展指数延续增长走势,二季度指数为139.92点,较2024年四季度上升8.51%。指数具体走势如下:
产业发展指数运行走势
⚡ 从细分指数来看:
产业规模指数上半年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二季度指数收于143.94点,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11.98%。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相关企业总数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28.38%。其中,规模以上健身器材企业数量与总产值均实现稳定增长,显示出宁津健身器材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
经营效益指数上半年保持稳步向好态势。二季度指数为137.15点,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5.54%。具体来看,上半年宁津县健身器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7.94%;亩均产值和劳动生产率较2024年第四季度分别提升6.17%和1.79%。经营类数据的持续改善,反映出宁津健身器材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正稳步提升,整体经营质量正在不断优化。
产业贡献指数上半年稳中向好运行。二季度指数收于137.34点,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7.18%。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实现显著增长,充分彰显了宁津健身器材在国际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和日益提升的产业影响力。
产业发展细分指数运行走势
(三)科技创新指数企稳回升
2025年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科技创新指数一季度短暂回调后,二季度重拾升势,最终收至122.38点,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1.57%,表明宁津健身器材产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科技创新指数运行走势
⚡ 细分指标来看:
创新主体指数小幅回落,主要是宁津健身器材产业中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数量阶段性减少所致。上述指标的波动与企业资质认定及研发机构评审周期相关。目前,相关企业已陆续启动并完成新一轮的认定与复审工作,创新主体培育工作正逐步恢复常态。预计未来创新主体数量将逐步回升,为宁津健身器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创新投入指数先降后升,一季度降至111.96点后回升,二季度指数收于130.88点,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3.89%。其中,宁津健身器材企业R&D经费投入增幅较为显著,反映出在经济回暖背景下,企业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资源投入力度,创新积极性明显提升。
创新产出指数先升后降。具体来看,尽管二季度指数有所回调,但产业相关专利授权量仍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表明宁津健身器材企业前期的研发投入正持续转化为实质性创新成果,创新链条的转化效率稳步提升,为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细分指数运行走势
(四)品牌竞争力指数持续上行
2025年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品牌竞争力指数稳步攀升,二季度指数收至116.20点,相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4.23%,显示出宁津健身器材产业的品牌建设已进入快车道。
品牌竞争力指数运行走势
⚡ 细分指标来看:
品牌建设指数持续上升,二季度收于119.23点,较2024年四季度增长1.57%。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企业在获取“好品山东”品牌、参与标准制定、增加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等方面均有建树,集群品牌效应凸显。
品牌宣传指数持续向好,二季度收于117.79点。2025年上半年,宁津健身器材企业积极拓展品牌影响力,踊跃参与德国FIBO国际健身与健康博览会等国内外重大展会,充分展示了“宁津智造”的产品实力与品牌形象,提升了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进一步增强了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品牌管理指数稳中有升,二季度指数收至110.57点。随着品牌建设意识不断增强,宁津健身器材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网络媒体报道数量显著增加,品牌宣传费用稳步增长,多渠道、多形式的品牌传播体系逐步完善,为打造宁津区域品牌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品牌竞争力细分指数运行走势
二、产业行情分析
(一)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2025年上半年,健身器材生产链上游原材料市场呈现“双料趋弱”特征——作为核心原材料的钢材与塑料价格整体低位运行,缓解了中下游制造企业的成本压力,为产品定价灵活性及市场竞争力提升注入动能。
从钢材市场看,2025年上半年国内钢铁市场在需求疲软、供给高位运行、原燃料价格持续下行背景下,走出了震荡下行的运行态势。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89.51点,环比下降1.42%,相较2024年12月下降8.17%。国家冶金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6月八大钢材品种价格均出现下降。其中,冷轧薄板降幅较大,平均价格下降152元/吨,降幅为3.88%;无缝管降幅较小,下降28元/吨,降幅为0.66%。
塑料原料方面,2025年上半年,健身器材生产中广泛使用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通用塑料价格受国际环境、成本动态以及供求关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承压运行。金联创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国内线性主流PE价格约为7390元/吨,较2025年初下跌约1660元/吨,跌幅约为18.33%。PP价格上半年最低点为6月初的7045元/吨,相较2025年初下降465元/吨。价格下行的核心驱动在于: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上半年在70-80美元/桶区间窄幅波动,削弱了塑料原料的成本支撑;另一方面,国内石化企业装置开工率维持高位,市场供应持续宽松。
政策导向激发全民健身热情。自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来,“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持续落地。2025年,国家卫健委进一步出台《“体重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实施方案》,明确将“普及科学健身指导”“强化社区健身设施供给”列为年度重点任务,政策东风直接提振公众健康消费热情,带动健身器材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市场结构变革带来新增量。以乐刻运动等为代表的月付制、24小时自助健身房的快速崛起,成为商用健身器材市场的重要增长引擎。这类健身房对设备性价比和供应链响应速度要求极高,恰好与宁津产业集群的优势高度契合。宁津凭借其“半小时配套圈”和全产业链布局,成为这类新型健身房的核心供应商,有效对冲了传统健身房规模收缩带来的影响,并推动了产品向智能化、轻量化转型。
(二)进出口贸易: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为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出口国,中国健身器材在上半年国际贸易中表现出强大的韧性。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健身器材出口总额达47.8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12.36%,二季度在面临关税波动等不利因素下,依然实现了8.37%的增长。
然而,挑战依然严峻。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多变,如关税壁垒和技术标准等非关税壁垒,对宁津的出口业务构成了持续压力。面对此种情况,宁津企业积极应对,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加速开拓多元化市场,寻找新的贸易增长点。
(三)市场竞争格局:智能化成破局关键
上半年,健身器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智能化成为企业破局和突围的关键。无论是传统龙头企业还是新兴品牌,都在加速AI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行业内的头部企业纷纷推出智能化新品。在5月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舒华体育发布了AI赋能的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及一系列AI科技新品。英派斯也携其ECP挂片式力量健身器材系列亮相日本SPORTEC展,凭借其优异的人体工学设计获得国际市场关注。这些动向表明,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涵盖“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生态系统之争。
宁津产业集群在这一趋势下,正积极从“制造中心”向“智造高地”转型。宁津县成立了全国首家数智健身产业创新联盟,并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方案,推动“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未来行情预测
(一)国际市场:深耕新兴市场,应对贸易壁垒
展望2025年下半年,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仍是最大外部风险,欧美等传统市场可能面临更高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压力。因此,宁津健身器材产业需进一步深化多元化市场战略,加大对东南亚、中东、南美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拓力度。通过品牌出海、建立海外仓、发展跨境电商等方式,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销售网络。
(二)技术趋势:AI全面渗透,个性化服务成主流
对于健身器材产业,AI与数字化技术将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必需品”。下半年,预计将有更多搭载AI私教、运动姿态识别、健康数据监测与分析功能的智能健身器材投向市场,相关产品也将从单一的锻炼健身工具,转变为集数据采集、分析、反馈、社交于一体的个人健康管理终端。企业竞争的核心将转向算法的精准度、用户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个性化训练方案的有效性。
(三)市场机遇:“健身+”跨界融合,拓展新蓝海
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深入,健身器材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宽,“健身+”模式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健身+康复:针对老龄化社会和术后康复人群的需求,开发具有康复功能的低冲击、高安全性的训练设备,将是重要的市场增长点。
健身+文旅:将健身设施与酒店、旅游景区、康养中心等场景结合,打造“运动休闲”新业态,可以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健身+办公:针对久坐办公室人群,开发适用于办公环境的微型、静音健身设备,有望开辟“办公健身”新赛道。
四、指数走势预测
产品价格指数:下半年,产品价格指数预计将延续稳中偏弱的运行态势。上游钢材和塑料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为生产成本提供支撑,短期内价格上行压力较小。然而,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智能化、轻量化产品需求上升,可能导致传统基础型器材价格承压,而具备AI功能、数据互联等附加值高的中高端产品价格更具韧性。因此,价格走势将呈现“整体平稳、有氧与力量器材小幅波动、智能产品价格相对坚挺”的结构性分化特征。
产业发展指数:上半年产业规模、经营效益和产业贡献三大细分指标均实现增长,企业数量和总产值持续扩张,出口交货值表现亮眼。随着“半小时配套圈”优势持续释放,以及新型月付制健身房对供应链的强劲需求,产业集群效应将进一步增强。同时,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预计下半年产业发展指数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反映出宁津健身器材产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持续增强。
科技创新指数:科技创新指数预计下半年将重回上行通道。随着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资质认定完成,创新主体数量将逐步恢复。同时,AI、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健身器材领域的深度应用将推动创新产出持续释放。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科技创新指数有望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品牌竞争力指数:品牌竞争力指数预计将在下半年延续稳步攀升态势。宁津健身器材企业在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和管理方面的投入持续加大,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数量增加,集群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同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展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宁津智造”的国际知名度。随着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布局推进,品牌出海战略加速落地,品牌竞争力指数将继续上行,尤其在品牌宣传与国际影响力方面表现突出。
来源:指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