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秋天第一杯奶茶刷屏的事情?几乎刷屏各大互联网平台,刷屏大众百姓的朋友圈,而同一时期,中国的白酒行业却出现另外一番场景:一季度产量同比下降7.2%,头部酒企中仅汾酒实现微增,超七成企业面临销量与利润双降。这场冰火两重天的对比,折射出中国白酒行
还记不记得前段时间,秋天第一杯奶茶刷屏的事情?几乎刷屏各大互联网平台,刷屏大众百姓的朋友圈,而同一时期,中国的白酒行业却出现另外一番场景:一季度产量同比下降7.2%,头部酒企中仅汾酒实现微增,超七成企业面临销量与利润双降。这场冰火两重天的对比,折射出中国白酒行业集体失声。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奶茶的“季节性狂欢”:精准收割Z世代
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成功,本质是对年轻消费群体心理的精准拿捏。比如茶百道“冰奶”系列通过“真果+真茶+真奶”的健康化升级,将产品与“体重管理年”政策形成呼应;霸王茶姬以“伯牙绝弦”等国风命名强化文化认同,配合AR扫码互动等数字化玩法,让一杯奶茶成为社交货币。
数据显示,Z世代消费者中,41%会因“他人推荐”选择平替产品,而奶茶品牌通过联名款、季节限定等策略,成功将“尝鲜需求”转化为“刚需仪式感”。
更关键的是,奶茶构建了“全渠道触点”:线下门店提供拍照打卡场景,外卖平台满足即时需求,便利店即饮产品覆盖碎片化消费。这种“无死角”渗透,让“秋一杯”从营销概念进化为全民参与的消费仪式。
二、白酒的“中年危机”:存量市场里的内卷困局
与奶茶的狂欢形成鲜明对比,白酒行业正陷入“量价齐跌”的恶性循环。源于两大结构性矛盾:
第一、消费群体断层:30岁以下年轻人中,超90%日常不饮白酒,中年男性虽为消费主力,但健康意识提升导致单次饮用量下降;
第二、产品创新滞后:头部酒企仍以“年份酒”“文化酒”概念维持高端定位,而年轻人更青睐低度酒、预调酒等新品类;
场景数字化:比如借助内容种草,结合大众日常消费的场景,进行酒款搭配打造即时消费场景;
说到这,四川有一款叫南池翠N9的白酒,就转型的非常好。
据了解,酒厂属于地道的老牌酒厂,而且有底蕴,五粮浓香,口感醇厚细腻,国标优级酒体,多喝也不上头,符合大众首选,很巧妙的链接了互联网各大种草平台,无缝链接老百姓日常消费用酒场景。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而且这个酒款只做线下,对比传统白酒,没有繁重的渠道铺货和资金压力,去除了中间环节,酒厂直营模式,将价格打下来了。比如南池翠N9,9年份的酒,百元出头价位,这要放在各大名酒身上,少说也是五六百。
据官方运营负责人表示,该酒年销量逐年保持稳定上升,各大电商平台好评率高达98%,已经接近大部分名酒的指标了,推出后也获得不少30岁左右的年轻酒友的喜爱,因为开创了千年雪山冰川泉水酿酒的先驱。冰川泉水内含丰富矿物质,本身自带甘甜舒适的入口感。
外加老窖池发酵,让这类酒对比传统浓香酒,口感更绵柔,入口舒适度强,不会像大众浓香白酒那样具有很强的辛辣,喝后肠胃反应也大。悠悠的粮食酒香,让人欲罢不能,在新场景营销中算做得不错的酒款。
写在最后:
未来,谁能像各大奶茶品牌那样,注重价值链和场景链,对白酒的原料溯源、生产透明化、消费场景创新,谁就能在存量市场中撕开增量缺口。大家怎么看?
来源:中吴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