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气温升高、降雨频繁,蚊虫繁殖进入活跃期。为有效阻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南宁市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冲锋在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环境卫生整治、防蚊灭蚊等多项举措,凝聚起“党群同心、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全力守护
当前,随着气温升高、降雨频繁,蚊虫繁殖进入活跃期。为有效阻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南宁市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冲锋在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环境卫生整治、防蚊灭蚊等多项举措,凝聚起“党群同心、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多级联动强统筹,织密防控“责任网”
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召开后,8月21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专项工作机制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党员先锋作表率 爱国卫生我先行”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发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月”“周五大扫除”“双处级领导带队机制”“绿城先锋”志愿服务等,下沉一线助力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将防控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
各级党组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过硬的工作作风,积极开展拉网式排查与清理消杀工作。特别是镇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组织党员、网格员和村(居)民对责任网格内的垃圾、杂物、积水及卫生死角开展集中清理,从源头切断蚊媒孳生环境,降低蚊媒疾病传播风险。
党员下沉显担当,激活治理“微单元”
西乡塘区各级机关党组织以“走街巷、访民情、促发展”活动为抓手,推动防控力量向一线汇聚。华强街道党工委联合区委组织部、城区政府办等单位,组织发动51个党支部在职党员兼任网格指导员,深入无物业老小区、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带头排查积水容器、清理废弃杂物。“门口干净了,住着也舒心!”8月29日,在活动现场,居民黄阿姨看着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连连点赞。目前,西乡塘区累计动员党员833人次,深入辖区各网格,带动群众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清除蚊媒孳生地。其中,坛洛镇党委依托“党建+网格”治理机制,整合镇机关党员、村干部和兼职党员网格员力量,开展全域环境治理。通过网格分片包干,累计出动清运车辆140余辆次,发动干部群众参与累计1500人次,清理清除卫生死角、盲区400余处,有效提升了辖区环境整洁度。
专业赋能提质效,联牢防控“责任链”
市卫健系统发挥疫情防控专业优势,创新推行“双处级”领导干部带队机制:每日由1名市卫健系统处级领导与1名城区处级领导组成联合指导组,带领党员、志愿者深入主城区街道(乡镇),通过“1+1”合力攻坚,科学划分网格、精准指导爱国卫生工作。该机制聚合处级干部、党员骨干、宣教及督导力量,已有107名处级干部、60名工作队员、30名入户宣教员、50名督导员下沉7个城区30个街道(乡镇),以“点对点排查、面对面指导”的方式确保防控责任到网格、到点位。
“阿叔阿姨你们不用惊慌,这种病是伊蚊叮咬传播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关节疼和出皮疹,不会人传人。平常做好防蚊就行,要是感觉发热、关节疼,就赶紧去正规医院看医生,早发现早治疗……”8月29日,作为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坚持“救治+防控”双线作战,将党员活动日与“周五大扫除”结合,组织行政、后勤党支部党员化身“卫生员”“宣传员”,走进民生街道长堽社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全面清理积水、积存垃圾、杂物和清除卫生死角;同时向群众发放各类防蚊灭蚊宣传资料,引导群众清除积水、清理杂物,推动“防重于治”理念深入人心。
宣传引导广覆盖,共筑健康“防护墙”
围绕重点人群健康宣教覆盖率100%目标任务,加强与主流媒体沟通,统筹组织中国报道、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宁日报等10家媒体记者分别走进良庆区、江南区的垃圾中转站、社区等重点场所,及时报道全市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开展情况。归纳总结“六个一”“周五大扫除”等重点内容,主动向市级主流媒体发声,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其中,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创新“线上+线下”立体宣传模式:线上不仅通过“邕有健康”视频号和抖音号、“健康南宁”“南宁疾控”微信公众号发布防蚊灭蚊以及健康科普知识等,还通过共享网盘上传海报、折页、视频等科普材料,向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开放下载,累计浏览量达5万人次、下载量3000次;线下组建入户宣教组开展“敲门行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讲解防疫知识,目前已覆盖4万余户、超12万人次,让“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环境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成为新常态。南宁市各级党组织以党建为引领,凝聚辖区内干群合力,落实每周五常态开展大扫除活动,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构建起“上下联动、党群同心、全域覆盖”的联防联控格局,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平稳有序。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