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韧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12:26 1

摘要:2024年3月,石家庄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未来几年将在先行示范方面加强探索,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规范标准和政策经验。尽管“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概念不断更新、扶持措施有限、资源供给约束、经验示范不足等挑战,但石

□宋爽 岳峥 陈莉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党中央基于发展与安全统筹考虑的重要战略决策,旨在通过高水平安全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年3月,石家庄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未来几年将在先行示范方面加强探索,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规范标准和政策经验。尽管“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概念不断更新、扶持措施有限、资源供给约束、经验示范不足等挑战,但石家庄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识别和破解“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地方落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坚持目标导向、盘活存量资源。目前,石家庄在国家“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审核通过项目21个,总投资107.6亿元,有力推动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目标导向,融入城市发展大局。石家庄通过加快制定“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将“平急两用”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避免重复和碎片化建设。同时结合复兴大街、北三环市政化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将“平急两用”理念融入城市整体规划,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应急避难功能。石家庄通过将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纳入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有规划、有节奏地强化民宅、商务楼宇、宾馆酒店、餐饮设施、工业厂房的应急避难能力。优先选择安全等级高、空间容量大且交通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体育场馆、展览中心、应急医疗场所及大型文化教育设施等,推动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在“急时”具备开放地上空间及提供应急避难保障的能力。同时积极串联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快速路、骨干路、物流通道,在市政道路建设方面预留应急救援及疏散车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及时转换。

依托优势资源,保障应急物资供应。石家庄积极依托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这一优势资源,把大型物流中心、大型超市、物资仓库作为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在灾害发生时快速调运物资,保障受灾地区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加强航空、铁路、公路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管理协调联动,建设应急物资运输调度平台,完善应急状态下的交通运输快速投运和免费、优先通行机制。

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利用效率。在研究制定“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应急转换方案过程中,充分考虑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基础设施抗灾能力等特点,推动项目“平时”可持续、“急时”能转换。同时坚持存量优先,同步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及乡村振兴等多种方式,优先选择合法合规、产权清晰、满足“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的城市郊区低效或闲置房屋建筑等存量资源,进行标准化、品牌化改造建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强化项目评估,加快项目落地。经常性开展存量项目综合评估,加快条件成熟的项目建设落地,并谋划储备新的项目,按月调度管理,推动实现“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循环。对纳入国家清单管理的项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税收、融资等方面相关优惠政策,优先保障“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报批,推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更好落地。

强化统筹协调,增强部门联动。强化应急管理部门的统筹职能,在深化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上,建立多部门协同参与的联动机制。通过明确任务目标、工作机制及各主体责任,推动相关部门围绕“建设规模、类型、选址、实施方式、用地规划及配套管理”等核心问题达成共识,科学规划应急场所的布局、等级划分及覆盖范围。此外,针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难点,尤其是土地、产权、金融等需政策突破的领域,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建立多部门联合决策与审批机制,合理平衡利益与风险分配。

加强正确引导,调动投资积极性。深刻认识到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抓手是利益与风险的合理分配,引导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向“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运营。鼓励资本自由探索应急公共基础设施的“平用”可能,通过补齐短板的方式为项目运营源源不断提供活力,达到项目吸附效果。同时政府部门积极配合,采取多种方式论证应急公共基础设施功能的拓展转变和重塑,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在特许经营的政策下推行负面清单制度,最大程度给予资本自主权,助力石家庄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24年底,石家庄城区常住人口突破500万,步入特大型城市行列,人口规模大、人员流动快,促使新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成为潜在的重大威胁。而石家庄通过坚持目标导向和盘活存量资源,真正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更新成果为人民所共享的思路,采取上述举措完善了一批县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了一批山区具有隔离功能的旅游居住设施,建设了一批覆盖石家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四个方向城郊大仓基地项目,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效降低了新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对中心城区的潜在影响,有力提高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安全韧性,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示范。

(本文系202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演化博弈研究”课题编号:20240309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宋爽,石家庄学院;岳峥、陈莉,石家庄市城市更新促进中心)

投稿邮箱:hbjjrbll@163.com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