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动物学习盖房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12:22 1

摘要:英国建筑作家、摄影师、视觉艺术家保罗·多布拉什切齐克在其所著的《动物建筑》一书中谈到,动物建筑实际上就是要走出人类思维的傲慢,承认人类建筑尤其是现代建筑无论是功能还是美学设计,都可以通过效仿动物建筑获得启发、经验甚至更为完整的模型。

所评图书:

书名:《动物建筑》

作者:(英)保罗·多布拉什切齐克

译者:陈珏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年2月

“建筑连接着世界,它并不试图在人类和自然之间建立一座不可渗透的壁垒,而是参与创造其中的交互关系”。

英国建筑作家、摄影师、视觉艺术家保罗·多布拉什切齐克在其所著的《动物建筑》一书中谈到,动物建筑实际上就是要走出人类思维的傲慢,承认人类建筑尤其是现代建筑无论是功能还是美学设计,都可以通过效仿动物建筑获得启发、经验甚至更为完整的模型。

不仅如此,“向动物敞开大门的另一种方式是承认它们是建筑师”。虽然我们通过动物学家的作品以及纪录片已经发现白蚁或一些鸟类的巢,具有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但往往还是认为只有人类建筑师才能建造出他们想象中的建筑。

但事实并非如此,书中历数了大量的昆虫以及其他微小动物构造精妙建筑的实例,尤其是许多被人们认为是害虫的动物,在进行对人造建筑进行破坏的过程中,如果以这些动物的群居生存为视角,不难发现,它们非常擅长通过持续努力,将许多完全不利于生存的环境改造为可以容纳大量群体成员,以某种奇特的方式与所栖息、寄生环境微妙共存的新环境。

通过对蚂蚁铸造的巢穴进行挖掘、复原,人们也会发现,这其中展现的群体智慧要远远超出人们的一般认知。在没有蓝图或控制系统的情况下,蚂蚁可以建造非常复杂的建筑结构,不仅会搬运所可能获得的建筑材料,包括沙子、泥土、黏土,甚至还能自己制造“砖块”:蚂蚁通过自己强有力的下颚将黏土拼接在一起。

实际上,我们人类所称的环境,往往与建筑紧密交织在一起,坐落在环境中,将环境封闭或隔离。相反,河狸建造的建筑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构造环境。

1974年,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写道,“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感觉?”内格尔之所以选择蝙蝠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他看来蝙蝠具有利用声呐感受器进行感知的能力,而人并不具备这项能力。尽管部分建筑学家驳斥了内格尔的说法,因为人的能力体系中也包括类似能力。事实上,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生物仿生,从而让人类在建筑中能够获得更舒适、耗能更低的体验,也已蔚然成风。

《动物建筑》书中提及,通过对白蚁巢穴的借鉴,建筑设计师开始建造无须动用空调就能自主调节建筑物温度的仿生建筑大楼。

书中还提及了用建筑去关爱与人和谐共处的动物。比如建筑设计考虑到越来越多与人共处的猫、狗等家养动物。扩展这方面的范围,就可以加入不少鸟类。

来源:渝川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