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3月27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文件,宣布将对所有非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和轻型卡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该关税将于2025年4月2日起正式生效。
文 | 增长工厂,作者 | 武占国,编辑 | 小戎
特朗普的汽车关税大棒终于落下。
北京时间3月27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文件,宣布将对所有非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和轻型卡车征收高达25%的关税,该关税将于2025年4月2日起正式生效。
对于美国加征汽车关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我们注意到,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已经纷纷作出回应。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繁荣是靠加征关税实现的。”
对于中国而言,汽车行业遭遇的美国关税冲击可以追溯到拜登时代。2024年5月14日,美国宣布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提高至100%。而且一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对美国的出口量也处在低位。
从美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及进出口产业结构来看,此举将冲击全球汽车产业,影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和欧盟等主要汽车出口国。
一、汽车关税打击美国“盟友”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表示,此举旨在重振美国国内汽车制造业,将工作岗位带回美国。他认为,多年来其他国家通过向美国倾销汽车占尽了便宜,这项关税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贸易环境。
这次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等主要汽车出口国都将受到波及。
美国也是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最大汽车出口目的国。2024年,欧盟对美国的汽车和运输设备出口总额为 700亿欧元,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金额超过400亿美元。2024年,韩国汽车制造商向美国出口了143万辆汽车,占韩国汽车总出口量的 27%。
对于加拿大、墨西哥而言,与美国汽车产业高度整合是其汽车产业的主要特点。2024年,加拿大出口的乘用车和轻型卡车中有 93.4% 是运往美国,墨西哥制造的新轻型汽车总量为 219万辆,占美国市场总份额的14%。
通用汽车、Stellantis和福特等美国汽车制造商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英格索尔、奥沙瓦、温莎等地设有组装和零部件工厂;在墨西哥,美国汽车厂商也在科阿韦拉州、普埃布拉州等地拥有重要的生产基地。
此前,这些国家已经表达了对关税政策的担忧,认为这将损害全球供应链,推高汽车价格,并可能引发贸易报复。
尽管特朗普政府加征汽车关税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但短期内全球汽车供应链根深蒂固的特性决定了其难以迅速迁回。
2024年,全球汽车产业约占全球GDP的4%,同时,汽车产业对钢铁、化工、纺织等上游供应商以及信息通信、维修、出行服务等下游产业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对全球就业产生较大影响。
长期来看,不排除部分企业为了生存而进行大规模裁员或调整全球战略的可能性,从而对这些国家的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稳定造成威胁。
当前,美国的汽车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伊州,这些地区拥有完善的汽车工业基础和供应链体系。此外,南部的一些州,如阿拉巴马州、田纳西州和肯塔基州,近年来也吸引了大量的汽车制造投资。
经济学界普遍预计,作为进口税的关税最终将导致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的购车成本,从而抑制消费支出并拖累经济增长。
在美国宣布加征汽车关税后,包括福特、通用汽车和斯特兰蒂斯在内的美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的股票价格应声下跌,预示着投资者对关税政策前景的担忧。
二、对中国整车出口影响较小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树立的贸易壁垒来的比此次关税危机更早一些。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美国于2024年5月14日宣布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提高至100%,此举已使得中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难以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
在传统的燃油车领域,中国品牌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出口量一直不高。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对美出口仅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8%,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更是不足0.6%,且其中大部分为中美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后返销美国的车型。
目前,俄罗斯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目的地,2024年前8个月,汽车出口量超过70万辆,其次是墨西哥、阿联酋、巴西和比利时等,增速最快的是俄罗斯、阿联酋、巴西、比利时和沙特阿拉伯。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汽车出口额达136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汽车出口总量从2023年的343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44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激增至97.8万辆。
虽然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对中国整车出口影响不大,但是对零部件的出口可能造成冲击。
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国,其对美零部件出口额较大,根据联合国 COMTRADE 国际贸易数据库,2024 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和配件价值为 101.1 亿美元,相比汽车整车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为了规避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整车征收的关税,这些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重新考虑其零部件采购策略。如果这些整车制造商减少在这些国家本土的生产或出口到美国,他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也可能随之调整。
因此,加征关税以及可能引发的供应链调整,将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带来显著挑战和长期的影响。
尽管如此,面对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出口仍拥有较多机会。
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处于发展和建设的关键时期,对汽车需求旺盛,中国汽车凭借性价比优势在这些市场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加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将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增长了 25%,达到 480 万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 129 万辆,同比增长 24.3%。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