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贯彻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密切警银协作,坚持精准防控,全力筑牢金融反诈安全防线。2024年,该行指导辖内银行机构成功劝阻疑似受骗群众4
津滨海讯(记者 战旗 通讯员 郭光锐 王慧中)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贯彻落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密切警银协作,坚持精准防控,全力筑牢金融反诈安全防线。2024年,该行指导辖内银行机构成功劝阻疑似受骗群众421人,涉及资金4368.08万元;辖内银行机构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涉诈案件1380起,堵截涉诈资金6409.61万元。
夯实前端防范根基
强化账户管理是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的首要环节。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指导辖内银行机构按照“谁的账户谁负责”“谁的客户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依法落实客户尽职调查要求,持续健全账户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坚持控增量清存量,指导银行机构落实开户数量限制规定,排查清理长期不动户、频繁开销账户等异常账户,2024年清理个人长期不动户293万余户。
该行聚焦精准研判,坚持“个案分析与综合研究”相结合,指导银行机构开展案件复盘与倒查,累计复盘典型案例40余起,倒查涉案账户11378个,着力提升账户涉诈风险研判精准度。同时,督导辖内银行机构强化内部培训,将相关法律法规纳入银行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着力提升基层网点人员风险防范业务水平。2024年,辖内银行累计开展内部培训3000余次,覆盖员工13万余人次。
发挥警银联动效能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坚持系统观念,依托天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与属地公安部门加强配合,注重技防建设,不断提升涉诈风险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配合公安机关建立健全异常开户交易监测等警银联动机制,银行机构对业务办理中发现的涉诈线索和异常开户行为,第一时间启动报警机制,相关信息直达天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
该行会同市反诈中心搭建警银实验室,指导商业银行进驻市反诈中心,研发搭建警银警信数据融合资金预警模型,2024年产出并见面劝阻826名受骗人,为其直接避免经济损失2985万余元。推动全辖银行机构接入警银反诈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最大限度提升涉诈资金处置、警银数据交互能力。会同市反诈中心推进视频资源融合应用工作,及时发现在银行网点出现的开卡嫌疑人和“跑分”取现嫌疑人,同时预警劝阻被害人到柜台再次转账的高危行为。
提升群众支付体验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督导辖内银行机构统筹做好涉诈风险防控和优化服务,减少“误伤”群众风险,保障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和群众便利生活。累计组织开展排查和暗访7次,实现所辖银行机构全覆盖,并组织银行机构签订《“资金链”精准治理承诺书》。指导银行机构积极探索白名单建设工作,截至2024年末,天津市辖纳入白名单账户数达303.51万个。紧扣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发布《做好“两节”期间“资金链”精准治理工作的提示》《关于做好春节期间投诉信访举报与涉诈“资金链”精准治理的工作提示》等,督导银行机构畅通申诉和救济渠道,妥善解决因涉诈风险防控引发的群众申诉,做好解释沟通和引导工作,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提升支付服务水平。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强化宣传解读,通过典型案例释疑等方式,深入宣传电信网络诈骗“资金链”治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必要性和工作成效,让群众充分理解政策举措和意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联合有关部门开展“2024反诈行行行”系列宣传活动,针对不同行业人群的职业特点对应其易受骗手段,通过反诈公开课巡讲、反诈主题短视频展播等形式,进行精准宣传,全面提升群众的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活动期间,累计投入宣传12.2万余次,覆盖人群64万余人。
来源:津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