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辽宁公安英模代表,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民警郭勇受邀观礼。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辽宁公安英模代表,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民警郭勇受邀观礼。
我有幸在现场观看了阅兵式,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与自豪。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来自人民。作为一名社区民警,伟大抗战精神就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中——在走访入户的路上,在调解纠纷的耐心间,在安全检查的细节里。我会把这份感动带回社区,继续扎根基层,用心处理好每一起警情,用情服务每一位居民。平凡坚守,就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用脚步丈量社区,用真心守护万家
“郭警官,我家姑娘终于醒悟了!要不是您天天来劝,这养老钱就全打了水漂啊!”
居民王阿姨攥着郭勇的手热泪盈眶。此前,她的女儿深陷网络交友诈骗,任凭亲友苦劝都执迷不悟,是郭勇连续一周上门对受害人讲理说法,才守住了这个家庭的积蓄。这样的故事,在郭勇扎根的清泉社区8年间不胜枚举。
16个摄像头织就“安全网”
郭勇所管辖的清泉社区,位于沈河区泉园二路,辖区面积0.38平方公里,别看辖区面积不大,却有着13个老旧小区,居民3968户、常住人口1.1万,还紧邻南塔鞋城、东北日杂两个大型集散地,流动人口多,物防能力相对薄弱。
“以前大院里丢东西是常事,晾在楼下的衣服、停在门口的自行车,转个身就没了。”家住清泉社区17委大院的刘大爷,至今记得夏天那场“失窃案”的反转。
那年7月18日,刘大爷家中价值7万元的财物被盗,急得一夜没合眼。接到报警后,郭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出小区新装的高清录像。画面里,嫌疑人撬门、作案、逃离的全过程清晰可见。凭借线索,郭勇很快锁定嫌疑人并将其抓获,为刘大爷追回了全部损失。
“这16个摄像头,是郭警官跑断腿换来的!”社区干部感慨道。此前,17委大院8栋楼385户居民,仅两个出入口有摄像头,其余都是盲区,加上毗邻菜市场、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郭勇多次走访辖区爱心企业家,说明社区安防需求,终于争取到支持,为大院装上了16个高清摄像头,实现“监控无死角”。
如今走进清泉社区,35个高清探头实时联网至警务室终端,郭勇和平安志愿者们每天开展视频巡查,“以前靠腿跑,现在靠科技,防范效率提上去了,老百姓也更安心了。”郭勇指着监控屏幕说。
425 名志愿者的“平安力量”
“陈师傅,这正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我们马上实施抓捕!”日前,郭勇接到某小学保安陈师傅的电话,语气里满是激动。此前,辖区接连发生两起电动车盗窃案,郭勇将嫌疑人特征发到平安志愿者微信群,陈师傅发现可疑人员后,立刻上报。
这股“一呼百应”的力量,源自郭勇组建的平安志愿者工作站。“社区工作不能靠单打独斗,得把群众发动起来。”郭勇说,最初工作站只有8人,如今已壮大到425人,既有老党员、社区干部,也有保洁员、快递小哥,甚至修自行车的师傅都是平安志愿者的一员。
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郭勇想出了“积分制”,巡逻两小时记1分,提供有效线索记10分,积分能兑换生活用品;累计500分可晋升为骨干,1000分能当组长,晋升时还会举行授牌仪式。“现在居民都以加入志愿者队伍为荣!”志愿者组长张大姐说。
210 起纠纷的“化解密码”
“要不是郭警官,我们两家这梁子就结下了!”家住龙孤北小区的李大哥,至今感激郭勇的调解。此前,他和邻居因抢车位大打出手,甚至闹到要报警,郭勇带着“金牌调解室”的律师上门,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让两人握手言和。
郭勇牵头成立的“金牌调解室”,邀请了人大代表、律师、社区工作人员加入,专门化解邻里矛盾。龙孤北小区曾是有名的“三无小区”,郭勇带着调解室成员召开座谈会,一边向上级申请支持,一边与企业沟通,最终为小区装了门禁、监控,还安装了50多把“停车连心锁”,彻底解决了多年的难题。
“调解不是和稀泥,得站在居民角度想问题。”郭勇说,他带领调解室化解矛盾210余起,成功率达100%,社区没有发生一起因矛盾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清泉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 “平安社区”。
如今,郭勇仍每天带着工作日记本,穿梭在社区的街巷里弄。“穿上警服,就要守住这份责任。”他说,社区警务室虽小,却是服务群众的“大舞台”,只要能让居民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再苦再累都值得。
来 源:沈河分局
通讯员:刘晨鹏
编 辑:李泽旭、姜维
摄 影:张颢
校 对:田苗
责 编:王维
审 核:胥昊迪
来源:沈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