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某地一顾客购买13元瓜子后未付款,卖瓜子的老汉情急之下爆出“大唐雅音”,用扩音器循环播放方言辱骂追讨,相关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后引发“小题大做”与“支持维权”的争议。事后,老汉说自己是一时冲动,诚恳向大家道歉。13元瓜子事件经过媒体扩散,众多网友对此“一笑了之
陕西某地一顾客购买13元瓜子后未付款,卖瓜子的老汉情急之下爆出“大唐雅音”,用扩音器循环播放方言辱骂追讨,相关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后引发“小题大做”与“支持维权”的争议。事后,老汉说自己是一时冲动,诚恳向大家道歉。13元瓜子事件经过媒体扩散,众多网友对此“一笑了之”,但事件折射的“维权方式”与“法律边界”问题值得思考。
法律与情理的双重逻辑
从法律层面看,顾客未付款构成民事违约,老汉有权要求支付,但维权手段须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民事主体享有债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也规定“公然侮辱他人”可能面临处罚。老汉的辱骂行为虽情有可原,却逾越了法律对私力救济的限度。该事件中,大爷主动道歉,情节轻微且未造成严重后果,公安机关可依法从轻或免于处罚,但需批评教育。
检察机关提示,权利主张不能以侵害他人权益或破坏公共秩序为代价,协商、调解、诉讼才是化解矛盾的正途。
检察官提醒
检察官提醒:一是维权需理性,遇纠纷可寻求社区调解、市场监管介入或法院小额诉讼,避免“以暴制暴”;二是言行守底线,公共场所使用扩音器需遵守噪声防治法规,维权语言不得含人身攻击,否则可能“有理变违法”;三是诚信共维护,检察机关将通过民事支持起诉、公益诉讼监督等方式,打击恶意逃单、网络煽动等破坏诚信的行为,让“13元”的小事也有法治的大保障。
事虽小,可见法治之大义;行有界,方显文明之真章。正义的实现,不仅在于结果的公正,更在于过程的文明,让我们以理性与规则,共同守护公平诚信的法治文明。
来源:商州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