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九三阅兵还没开始,北京的气氛已经被搅热了。而真正点燃两岸舆论场的,并不是哪一款新型导弹或者哪支方队的整齐步伐,而是洪秀柱的“逆流而上”。岛内民进党当局一边用尽手段打压阻挠,一边看着洪秀柱义无反顾地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在这个节点,谁还信赖清德那套“拦截”策略真
据参考消息报道,九三阅兵还没开始,北京的气氛已经被搅热了。而真正点燃两岸舆论场的,并不是哪一款新型导弹或者哪支方队的整齐步伐,而是洪秀柱的“逆流而上”。岛内民进党当局一边用尽手段打压阻挠,一边看着洪秀柱义无反顾地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在这个节点,谁还信赖清德那套“拦截”策略真能管用,只怕是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了。
先把新闻事实放在台面上。9月1日深夜,洪秀柱抵达北京。她背后的故事并不简单。民进党陆委会早就放话,谁敢去大陆参加九三阅兵,什么罚款、剥夺退休金、调查艺人、封杀记者,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气势汹汹。但结果呢?洪秀柱依旧坚定地现身北京。面对镜头,她没有拐弯抹角,直接甩出三句话:“此行只为传承历史真相。只为向英灵致敬。让今日汝辈不忘抗日惨痛历史记忆,勿忘国耻唤起国魂。”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敲在岛内那些只会玩弄政客技巧的人的神经上。
这三句话,表面看是历史情怀,细品其实是对现行岛内叙事的直接挑战。传承历史真相,谁都清楚指的是什么。岛内民进党这些年不断篡改抗战教科书,拼命把抗战功劳“私有化”,。洪秀柱在登机口说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所有人,抗战是全民族的记忆,任何政党都无权篡改,也无权独占。
向英灵致敬,这不是喊口号,是在提醒台湾社会,抗战时期没有省籍、没有党派,只有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那些为了民族存亡赴汤蹈火的人,不分阵营,也不分你我。洪秀柱用最简练的话,给“分裂叙事”泼了一盆冷水。勿忘国耻唤起国魂,则是把历史和现实拉到了一起——民族复兴的大业,绝不可能靠分裂、靠“台独”来实现。这三句话,是呼唤,也是警告,更是对赖清德那套“挑动对立、转移焦点”把戏的正面反击。
台当局拦不住洪秀柱,背后是全岛民心正在变。民进党这段时间拼命打压,不仅威胁退役将领、名嘴、艺人,就连中天新闻主播、现场记者都要被点名调查。可岛内社会真的买账了吗?答案已经写在了岛内网络和主流媒体的标题里。《旺报》直接把“台湾人与有荣焉”写进社论,呼吁大家自豪地看待九三阅兵。《中时新闻网》更是连发评论,力挺大陆纪念活动,直言“只有‘台独’才害怕强大的中国军力,普通台湾人只会觉得自豪”。这一轮舆论反弹,直接把民进党当局那点“小圈子”操作打回了原形。
赖清德自己的表现更是印证了“拦不住”的判断。九三前夕他突然出席所谓“海军节”,拿金门炮战当话题,拼命炒作“大陆威胁”,想分散岛内视线。可现实是,岛内大罢免失败,民调一路下滑,赖清德阵营的信心早就被反噬得七零八落。最有意思的是,他还频频讨好日本,甚至在日据时期墓前献花、引日本史观称“终战纪念日”,完全不提“抗战”二字。岛内主流学者和媒体一针见血:美化日本侵略、淡化民族记忆,这不是历史分歧,是对2300万台湾同胞情感的背叛。
洪秀柱的这次“逆行”,某种意义上是岛内民族认同感的“再觉醒”。她没讲政治算计,而是把民族和历史摆在了个人和党派的前面。她的表态,跟九三阅兵的大背景天然呼应。大陆这次纪念活动,不光是炫耀装备,更是把“团结”“牺牲”“复兴”的三重意义展现给世界。洪秀柱作为台湾代表出现,象征意义已经远超她个人,这是对分裂叙事的公开挑战。
岛内民众的反应也很真实。看到台湾媒体人可以现场直播阅兵,不少网友第一次感受到“我们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种自豪感和共鸣,是官方打压、舆论操控完全阻止不了的。许多普通人开始主动反思:为什么要让历史被扭曲?为什么要让“抗战胜利”只剩党派口水?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承认,大陆的强大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荣耀?
有趣的是,民进党越是打压,岛内的“逆风”声音越大。赖清德把希望寄托在“抗中保台”,但现实民调已经给出答案:他的满意度只剩28%,30—39岁年龄层的支持率更是跌到20%。民进党越想靠对抗凝聚选票,失去的却是更多本来认同民族大义的中间选民。
还得提醒一下赖清德,你自己家族也是闽南移民,祖上也曾受过日本殖民的苦。今天你可以拉拢日本、讨好美国、挑动对立,但你没法改变历史,更没法代表所有台湾人的心声。历史不能被遗忘,民族不能被分裂,洪秀柱的三句话,正是对这段现实的最有力注解。
九三阅兵,是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民族团结的召唤。洪秀柱顶着压力逆流而上,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岛内主流民意的真实写照。民族复兴的路上,谁站在历史和民族一边,谁就能赢得未来。这一轮风向变了,已经不需要再靠民调和社交媒体去证明。岛内社会自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历史会给出答案。
洪秀柱一句“传承历史真相”,让岛内所有还在自欺欺人的人,冷静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是谁。两岸的未来,不该被少数人的私心绑架,团结、和平、复兴,才是真正的大势所趋。
来源:铁血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