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秋天,国际局势又整出新动静。谁能想到,前阵子还在白宫盘算着怎么加关税的特朗普,这回把火全撒到印度头上了。就因为莫迪一脚踩进天津参加上合峰会,还跟普京在镜头前热情拥抱,这场面直接让欧美媒体破了防。这边特朗普气得跳脚,欧洲还在旁边跟着配合,连白宫顾问纳
2025年秋天,国际局势又整出新动静。谁能想到,前阵子还在白宫盘算着怎么加关税的特朗普,这回把火全撒到印度头上了。就因为莫迪一脚踩进天津参加上合峰会,还跟普京在镜头前热情拥抱,这场面直接让欧美媒体破了防。这边特朗普气得跳脚,欧洲还在旁边跟着配合,连白宫顾问纳瓦罗都忍不住在媒体上连番吐槽。
一场看着挺普通的多边峰会,就因为中印俄的互动,变成了大国之间的外交心理战。先说说现场情况。8月31日,莫迪一到天津就成了焦点。中方按高规格接待,莫迪也挺上道,主动在媒体面前说“印中是伙伴,不是对手”。这话一出来,印度国内立马炸了锅,媒体都用“印中关系迈重要一步”“中印关系重启太惊喜”来形容。莫迪不光跟中方聊得热乎,还在上合峰会现场跟普京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俩人手拉手进会场的视频、照片,半天不到就在网上传开了,连莫迪自己都忍不住转发。这气氛热到啥程度?就连平时总爱挑事的印度媒体人,这次到了天津都变温和了,一个劲儿夸中国的城市建设、AI展览。看得出来,这种说法的转变,对印度国内调整政策帮了不少忙。再看美国那边,剧本立马就变了。特朗普本来安排了秋天访印,还顺带要开一场QUAD峰会。
可莫迪刚到天津,美国媒体就放出消息:特朗普变卦了,访印和QUAD会议全暂停了。这节奏踩得也太准了,跟牌桌上故意亮底牌似的。美国这边火大,关税大棒也没闲着。8月底,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商品额外加征25%的关税,总税率直接飙到50%。这可不是小数目,已经是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下的最重的手之一了。印度的纺织、珠宝、化工、金属制品行业最先受影响,街上都已经有抗议的人了。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团访印的计划也一起取消了。特朗普嘴上说这是惩罚印度接着买俄罗斯石油,其实就是一套“加关税施压+推迟访问”的组合拳。你不表态,我就再加码;你往中国、俄罗斯那边靠,我就敲打你。典型的交易式博弈,就是要让印度尝尝“一冷一热”的滋味。面对美国这波火力全开的压力,印度政府反倒拿出了少见的强硬。莫迪不仅没在贸易谈判上让步,还变本加厉地跟俄罗斯、中国加强互动。
上合峰会期间,莫迪和普京的关系被媒体炒得火热,甚至还有“印俄两国领导人同坐一车聊了一小时”的细节报道。莫迪在天津还主动推进直航复航、签证便利、经贸合作这些实打实的事,完全不管美国的脸色。更有意思的是,莫迪还直接邀请中方明年去印度参加金砖峰会,动作这么大、诚意这么足,让外界不得不重新琢磨中印关系的走向。
特朗普到底气到啥程度?9月1日,他在社交媒体上直接放狠话:“到现在为止,印度一直对我们收高额关税,搞得我们企业没法把产品卖到印度。现在他们才说要彻底降关税,晚了!”话里全是怨气,意思很明白——你们现在才来示好,没用了。这番话跟莫迪和普京热情拥抱的画面几乎同时出现在媒体上,信息量太大了。白宫还不忘拉欧洲站队,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福克斯商业频道上酸溜溜地说:“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他们的价值观跟我们更接近。”
这话听着就像自我安慰,毕竟要是真价值观一致,贸易、能源、地缘这些事也不会闹成这样。美印这场拉扯,不只是为了贸易账本,更是地缘战略的试金石。美国想把印度拉进“印太战略”当桥头堡,可印度心里的小算盘打得精着呢。印度一边跟美日澳搞QUAD安全对话,一边又跑去跟中俄深化上合合作。美国人想搞阵营对抗,印度要的是自己说了算的战略自主。
特朗普用加关税和外交冷处理来测试印度的承受力,纳瓦罗在媒体上反复试探莫迪的底线,欧洲则在旁边拿不定主意。印俄关系越近,美国就越坐不住,所以才会有取消访印、暂停QUAD、加征关税这一连串操作。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国内也在反思。印度《快报》的专栏直言,印度对中国的了解太不够了,自己没有像样的中国研究能力,长期靠西方解读中国。
外交要自主,对其他国家的认知更得有深度。没有扎实的中国研究体系,印度只能被动接受别人的说法。学者们都呼吁建更完善的中国研究中心,把中国研究延伸到邦一级、边疆地区和小语种领域。这种“学术补课”,其实正是大国博弈的基础活儿。特朗普这回这么气,说到底是看到了美印关系的潜在裂痕,也看到了中印俄形成新格局的机会。
对印度,这是一次压力测试;对中国,这是个合作窗口。机会不算特别大,但只要能落地两三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信任就不是空口号。等过个三到六个月,如果能看到中印恢复直航、签证变方便、谈成大采购,QUAD热度降下来,美国也没扩大关税清单,那今天这些“变卦”更像是大国战略的一次队形调整。要是反过来,那就是另一出戏了。
来源:坚毅子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