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临终船队缺医少药,孙权御医迟到整两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09:27 2

摘要:建安十五年的冬天特别冷。长江水面上,一艘悬挂东吴帅旗的官船正逆流西行。船舱里不时传出压抑的咳嗽声,亲兵们端着热水进出,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不安。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三国第一儒将周瑜的最后旅程。

建安十五年的冬天特别冷。
长江水面上,一艘悬挂东吴帅旗的官船正逆流西行。船舱里不时传出压抑的咳嗽声,亲兵们端着热水进出,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不安。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三国第一儒将周瑜的最后旅程。

"取蜀联张鲁,北据曹操,此王业之基也!"
京口将军府内,周瑜手指西蜀地图,因为激动声音有些发颤。他胸口的旧伤还在隐隐作痛,但比起这个,更让他焦虑的是孙权的犹豫不决。

孙权摩挲着镇纸玉虎,目光却落在荆州地图上:"刘备已表荐刘琦为荆州刺史,若我西征,他断我粮道当如何?"
"刘备枭雄之辈,今日不除,必成后患!"周瑜急得咳嗽起来,"瑜只需三万精兵......"
"都督箭伤未愈,还是先回江陵休养。"孙权突然打断,起身示意侍从,"取我珍藏的参汤来。"

这场会谈只持续了半个时辰。当周瑜离开时,孙权站在阁楼上目送,对身旁的鲁肃叹道:"公瑾什么都好,就是太急了。"
鲁肃低头不语。他看见周瑜上马时踉跄了一下,那个在赤壁战场上纵横驰骋的统帅,如今瘦得连铠甲都显得空荡。

长江的冬雾笼罩着航船。
亲兵队长周诚记得很清楚,十二月初三那日,都督突然说要写奏疏。可毛笔却三次从指间滑落——这位能同时弹奏两架古琴的手,现在连竹简都握不稳。

"去巴陵......"周瑜喘着气说,"那里有我们的驻军。"
但船行至巴丘水域时,江面突然刮起大风。据《江表传》记载,那夜周瑜呕血不止,"血浸三重绢帛,染红舱板"。随行军医切开溃烂的箭创时,惊见曹军箭镞的倒钩还深嵌在胸骨上。

更令人心惊的是医药短缺。作为东吴最高军事统帅,船队竟没有携带麻沸散——这种华佗发明的麻醉剂,早在三年前就已传入东吴军中。

京口方面派来的御医是在周瑜死后第二天赶到的。
老御医检查遗体时发现异常:伤口处理方式极其粗糙,根本不符合东吴军医的水平。更奇怪的是,都督日常服用的"五石散"被换成了普通止痛药。

这些细节都被记录在御医的诊籍中,但这份诊籍后来离奇消失。直到2010年,南京考古研究所在东吴大司马吕岱墓中,发现了夹在兵书里的残卷:"公瑾创溃,疑刃毒发,然未验。"

周瑜死讯传到京口时,孙权正在宴请群臣。
据在场官员回忆,孙权当场掷杯痛哭:"孤何赖哉!"但就在当天夜里,将军府书房灯火通明。第二天清晨,三道紧急军令发出:

程普立即接管江陵防务周瑜部曲分拆给四位将领派鲁肃将南郡"借"给刘备

最让人心寒的是对周瑜后事的安排。其子周胤只获封都尉虚职,而周瑜的灵柩返回吴郡时,孙权称病不出,只派了个低级文官迎灵。

建安二十四年,吕蒙偷袭荆州得手,却在庆功宴上突然中毒。临终前他对孙权说:"周瑜故督常言......"后面的话永远成了谜。

唐代学者在整理《吴书》时发现异常:周瑜去世前后三个月的记载存在明显断层。更蹊跷的是,与周瑜交好的诸葛瑾那段时间的奏疏全部遗失。

2003年岳阳出土的东吴竹简显示,巴丘驻军当时储备有大量金疮药2015年南京发现的东吴贵族墓中,有周瑜部将的日记残片:"都督船队医药匮乏,遣人求药不报"

当我们站在巴丘古战场遗址,还能想象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江风如刀,船舱里的烛火明灭不定,三国最璀璨的将星正在缓缓坠落。
或许历史的真相就像长江水,表面奔流不息,底下却藏着永远打捞不起的沉船。

来源:板凳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