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担当助力县域非遗产业“羊”帆起航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11:33 1

摘要:单县是中国青山羊之乡,长寿之乡,近年来,单县将发展羊肉汤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并纳入县长工程高位推动,羊肉汤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核心竞争力持续凸显。然而,面临羊肉汤熬制的技术技能人才匮乏、创新性技术服务不足,人才培训平台缺乏等痛点问题。单县

单县是中国青山羊之乡,长寿之乡,近年来,单县将发展羊肉汤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并纳入县长工程高位推动,羊肉汤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核心竞争力持续凸显。然而,面临羊肉汤熬制的技术技能人才匮乏、创新性技术服务不足,人才培训平台缺乏等痛点问题。单县职业中专作为县域的职业教育,有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职责,基于政府导向、名企驻校、校企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优势,建设具备单县特色的羊肉汤学徒制专班,打造单县羊肉汤制作培训基地,构建线上线下单县羊肉汤共享资源课程,助力县域非遗产业“羊”帆起航。

一、“羊”帆起航,共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瞄准县域经济发展需求,根据县委、县政府把“羊”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单县“羊”产业齐鲁样板,单县职专积极响应,以专业促产业,成功立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羊肉汤方向),以促进县域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1.办好专业促产业,走“羊”光大道

学校坚持“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立足单县特色羊肉汤产业需求,于2018年申报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并成功立项,走出了单县职专专业发展的“羊”光大道”。基于单县羊肉汤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有机嵌入餐饮服务集群的人才培养体系,邀请单县“三义春、百寿坊、头一锅”名企驻校,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共培,确立了四维重构“力技艺道一体”的汤厨传承人培养目标;重构了“公共课程+专业核心+企业课程+扩展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系;建立了“非遗文化课程+非遗技艺传习+非遗创新课程+非遗传播课程”四模块非遗传承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空间+云间+民间”多元化育人平台;形成了“政、企、校、行”四方协同育人的机制,建设校内外非遗实训基地,构建“羊肉汤”联盟—专业建设委员会—大师工作室三级育人体制;创新了“师徒传承、定制培养、课店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获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中餐烹饪专业自创办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3000名学生,近600名“单县羊肉汤”传承人,其中有38位学生自主创业,在单县、丰县、济南等地开设了7家分店,为“单县羊肉汤”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学徒制专班培养,育“鲁”系汤厨

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面向现代学徒制企业需求,建设具备“单县特色、德艺双薪、融合创新”的羊肉汤学徒制专班,每年招收60名学生,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职一年级“汤小徒”、中职二年级“汤小厨”、中职三年级“汤小匠”、进入社会“汤大师”的进阶式培养。“汤小徒”阶段,培养我与集体的意识,有厨德,能传扬,厨德凝魂;“汤小厨”阶段,培养我与专业的理念,有厨技,能传承,厨技铸魂;“汤小匠”阶段,培养我与企业的观念,有厨艺,能传播、厨艺立魂;“汤大师”阶段,拥有“德技艺”施展自身本领,成长为鲁系单县羊肉汤的新汤厨。

图1 “羊肉汤专班”学生发展逻辑图

二、“羊”帆助航,共筑单县羊肉汤制作培训基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县政府依托县域企业技术和学校资源优势,共建单县羊肉汤制作培训基地,打通了技术兴农的最后的一公里。

1.“培农+育农”以职兴县彰显职教力量

职业教育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学校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促进劳动者就业的职业培训宗旨,构建了以转型和转岗为导向的终身学习教育生态和技能训练平台,成为单县最大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认定中心。政府以学校优质师资和实训设施为依托,授牌学校为单县羊肉汤制作培训基地,开启“领头羊培训工程”,构建“1321”培训体系,1个乡镇选拔3名学员,开展2周的羊肉汤熬制技术的短期培训课程,结业后进行1次技能认定,持证上岗,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

图2 魏传永县长为单县羊肉汤制作培训基地揭牌

2.“秘方+秘籍”以技育人凸显职教实力

羊肉汤熬制技术培训,学校采用“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校内羊肉汤熬制技能名师和三义春羊肉汤传承人窦桂明大师双导师全过程指导,学校和企业联动实施。传承大师现场传授熬制秘方,如何精选优质的青山羊肉和新鲜羊骨,以及搭配精准的香料如白芷、草果、桂皮、良姜等,如何掌握火候以控制汤色的变化,确保汤底浓郁而不失香醇。校内名师王宗彪传授秘籍,编制单县羊肉汤熬制学案,编写实践操作和细节的熬制技术要点以及羊油辣椒油的炼制步骤、汤料的二次利用等关键技巧章要领,确保学员能够全面掌握单县羊肉汤的制作精髓。现有近800名师傅已经持证上岗就业,不仅为地方特色餐饮企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也有效推动了单县羊肉汤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县政府挂牌单县羊肉汤制作培训基地以来,每年进校培训羊肉汤熬制师傅达500余名,通过率100%,持证上岗人数90%以上,涌现出很多出色的学员,像单县时楼镇郑新庄新村的朱福平已经开起自己的羊肉汤餐馆等,实现了农民增收年平均达5万元/人,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3 技能大师王宗彪培训学员熬制单县羊肉汤

三、“羊”帆远航,共享线下线上精品资源课

1.全县共享:服务团送课下乡,让老百姓受益

为让农村家庭都会熬制“白汤”羊肉汤,实现全县人民“懂秘方、精手艺”,让来单县的亲朋好友都能品尝正宗的单县羊肉汤,学校着力打造“工学一体化”教师下乡服务团,聘请企业大师扩充职业培训师资库,提高教师职业培训能力水平,送培训下农村,把熬制的技术技能送到大街小巷,实施高素质农民羊肉汤熬制技术技能培训。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服务团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乡村使命,为单县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2.在线共享:精品课随时学习,让观看人受用

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发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职业培训课程。学校引入“互联网+培训”的方式,突破时空限制,让全国喜欢喝羊肉汤的人都能在家喝上自己熬制的羊肉汤,实现触手可及的掌上学习,打破传统培训的时效和区域局限,持续扩大职业培训的受益人群;不断优化培训课程体系。依托智慧树平台打造了单县羊肉汤在线精品课,并成功入选省级在线精评课,抖音、快手直播羊肉汤培训课,累计播放量1085万人次,逐步实现羊肉汤成为国民小吃。

来源:单县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