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这个从河南郑州起家的“土味”雪王,靠着2元一杯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硬是在全国开出了2.8万家门店!当年蜜雪冰城创始人张洪超,连200块招牌费都掏不起,而今天,光靠卖吸管、杯子,年收十几亿,活生生把一杯冰变成了一台印钞机!
谁能想到,这个从河南郑州起家的“土味”雪王,靠着2元一杯的冰淇淋、4元的柠檬水,硬是在全国开出了2.8万家门店!当年蜜雪冰城创始人张洪超,连200块招牌费都掏不起,而今天,光靠卖吸管、杯子,年收十几亿,活生生把一杯冰变成了一台印钞机!
有人说,“蜜雪冰城不是在卖奶茶,是在卖加盟梦。”有人说,“雪王不靠卖奶茶赚钱,靠的是你看不到的后端。”而业内人则冷笑:“这才是S2B2C的教科书式范本。”
那么,蜜雪冰城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扒一扒,这个“低价狂魔”背后的赚钱逻辑,看雪王是如何用一杯柠檬水撬动起200亿商业帝国!
【第一步:前端极致性价比引流,靠爆品打天下】
如果说喜茶是奶茶界的“爱马仕”,那蜜雪冰城就是饮品界的“拼多多”。最初的策略简单粗暴——两块钱冰淇淋,四块钱柠檬水,六块钱奶茶,谁能抗住这波“价格刺客”?
而这些超低价产品并非亏本甩卖,而是精心计算过的爆品引流矩阵。数据显示,冰淇淋、柠檬水等高频低价产品贡献了蜜雪冰城超40%的营业收入。背后的秘诀,是“高复购+高周转”:
平均15秒出餐速度;
单日销量高出同行3倍;
单店资金周转率达8次/年。
简单来说,一杯冰淇淋不是赚你2块,而是赚你来的次数。三四线城市成了第一战场,低价策略形成“滚雪球”效应,谁先抢下地盘,谁就能成为王。
【第二步:加盟门槛超低,B端加盟商蜂拥而至】
在别人还在靠加盟费“割韭菜”的时候,张洪超直接反其道而行之,把加盟费压到地板价:
省会城市每年加盟费仅11000元;
地级市9000元;
县级仅7000元。
加上装修费、原料、设备、保证金,开一家蜜雪冰城只要25万左右。在奶茶圈,这个价格简直是“白菜价”。
加盟门槛低,自然人多势众。2.8万家门店中,超过99%都是加盟店!表面看似“放弃了利润”,实际上靠“设备费、装修费、管理费”稳稳锁住现金流:
单店收取6-11万元装修费;
年度管理费1.48万元;
设备强制采购费8-10万元不等。
加盟商流的是汗,蜜雪总部收的是钱。一个歇后语说得好:“瞎子点灯——白费蜡”,可雪王这盏灯,不仅亮,还把大家都吸进来了。
【第三步:自建供应链,核心原料全吃下】
赚钱真正的秘密,从来不在前台,而是在后台。
蜜雪冰城构建起一个封闭的供应链生态帝国。你以为它卖你一杯柠檬水只是赚点差价?不,它在赚你吸管、杯子、果酱、奶基底、糖浆的全链条利润!
蜜雪自建了“大咖国际”原料厂,自产茶叶、果酱、冰淇淋粉等核心原料,占比超70%。果酱、茶叶成本压到行业的1/3。
再通过全国统一采购、全国物流配送,牢牢控制每一分原材料价格。而这些材料,加盟商必须从总部统一采购,一分不差。靠着集采直供机制,蜜雪把“原材料”变成了金矿。
【第四步:靠规模压低边际成本,杯杯有利润】
当你拥有2.8万家门店、3000万会员时,很多事情就能变得“反市场”:
每年采购超30万吨原料;
单杯物流成本仅0.3元(行业普遍1元);
单店日销200杯就能实现盈利;
运营、研发、物流、仓储成本被规模迅速摊薄。
用一句商业名言说:“数量到了,质量就会发生质变。”蜜雪冰城正是靠这招,把“低价低利”做成了“高效高回报”。
当别人还在卖奶茶,蜜雪已经在卖“文化”。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这段洗脑神曲,带火的不止是品牌,还有它IP周边的整个生态系统:
雪王手办、玩偶、文具大卖;
蜜雪APP吸纳3000万会员,打造“私域流量池”;
孵化新品牌「幸运咖」,共用供应链资源;
周边商品年入超11亿元。
从原料赚钱、加盟赚钱、生态赚钱,到IP赚钱,蜜雪冰城已经从奶茶品牌,进化成了一个“饮品零售帝国”。
网友“辣条研究所”调侃道:“蜜雪冰城就像村口的老中医,看着便宜,但你不知道他手里有多少门路。”
知乎一位商业分析师表示:“蜜雪冰城不是赚你一杯奶茶的钱,而是通过这杯奶茶获得你的长期复购,并通过供应链、生态等方式实现现金流闭环。”
也有网友提出担忧:“这么激进的加盟模式,会不会导致门店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后期如何把控?”
业内人士认为,蜜雪冰城目前最大优势是“强供应链+品牌调控力”,但未来品牌溢价能力的缺失,是其“进阶高端”过程中的短板。
蜜雪冰城的商业逻辑,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把前端的钱让给消费者和加盟商,再从后端供应链赚回来。”
这就是典型的 S2B2C 模式:
S(蜜雪冰城总部)构建供应链、资源平台;
B(加盟商)低门槛接入,高复购参与;
C(消费者)通过极致性价比完成消费转化。
看似卖奶茶,实则控供应、收管理、赚流量。一杯冰淇淋,背后藏着几十道环节、几百万级周转的商业秘密。
就像一位网友调侃的:“你喝的不是饮料,是蜜雪给资本上的一堂公开课。”
蜜雪冰城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中国的生意,拼的不是高大上,而是“落地气”和“接地气”。
它靠2元冰淇淋打下一片江山,用的是“舍前利取后利”的智慧。但未来,面对消费升级、品牌多元化,它能否继续保持这套打法,还要看“IP+数字化+供应链”这三张牌能不能持续发力。
一句老话说得好:“好看的是热闹,好赚的是门道。”蜜雪冰城的商业模式,其实是中国无数创业者、加盟者最想复制的“财富剧本”。
读完这篇文章,你是怎么看蜜雪冰城的商业逻辑?你更看重性价比,还是品牌调性?你会考虑加盟吗?欢迎留言评论,说说你的看法!
来源:红咖啡遇上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