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带病上岗(课)!多地多人已中招!国家疾控局:全人群普遍易感

B站影视 2024-12-02 13:53 6

摘要: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可用。

近日,全国多地发生

诺如病毒群体感染事件

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

已进入发病高峰期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专家介绍,诺如病毒传染性强,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和疫苗可用。

11月30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其中提到诺如病毒全人群普遍易感,且酒精对其无效,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技术指南还要求,重点场所要做好预防性措施,包括保持厕所清洁卫生;可对重点部位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适宜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若有员工或学生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不得带病上岗(课),必要时前往医院就医等。

全国多地已发生多起

诺如病毒群体感染事件

➤湖北一小学因诺如病毒紧急停课

11月5日,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浙江路小学发布通知称,受诺如病毒的影响,该校自11月5日(周二)下午起立即停课,改为网上授课,于11月11日复课。11月6日,张湾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证实,诺如病毒已经传染该校3个班级。

➤云南一小学18名学生感染

10月17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小学部分学生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经检测,初步判定为诺如病毒感染。截至10月18日16时,符合病例定义18名。

➤陕西西安一幼儿园48名幼儿感染

10月15日,西安市雁塔区联合调查处置工作专班通报:10月11日,狮呈品格幼儿园多名幼儿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确认48名幼儿感染诺如病毒。

“狡猾”的诺如病毒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征?

诺如病毒“简历”

姓名:诺如病毒

又名:诺瓦克病毒

外文名:Norovirus

类别:人类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为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2~3年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诺如病毒感染的特点

诺如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在0℃-60℃均可存活,酒精和含酒精成分免洗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无效。此外,还具有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极易造成反复感染、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广泛。

饮食: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蔬果、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等均可传染。

接触:接触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污染物后,用未彻底洗净的手接触口。

空气: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形成气溶胶,造成传染。

人群普遍易感,在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中,极易引起暴发。

➤感染诺如病毒的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短,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通常2天内就会发病。如果出现了以下症状或其中之一,一定不要盲目服药,要遵照医嘱立即就医:

出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腹泻次数从几次到数十次不等,粪便稀水样,无脓血样便。

儿童易出现呕吐症状,成人多出现腹泻症状。

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预防诺如病毒“五要五不要”

➤五要

1. 饭前便后要洗手

2. 海产鱼虾要煮熟

3. 生熟食品要分开

4. 居室环境要卫生

5. 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

1. 生水未煮不要喝

2. 体弱者不要生食水产品及蔬菜

3. 病人不要为他人加工食品

4. 无牌餐饮不要光顾

5. 未做好防护,不要处理患者呕吐物和污染物

➤预防划重点

1.如果班级有同学呕吐,孩子们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离开呕吐物污染区,不要围观。

2.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马上报告学校老师,不要带病上学,建议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复课。

3.居家休息期间,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最好不与家人共同进餐;患儿的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家长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疾控中心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