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刻我蜷缩在出租屋的单人沙发上,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茶几上散落的药盒。微信余额显示3672.45元,信用卡待还款提醒在锁屏界面跳动着刺目的红。手指悬在键盘上半小时,终于打下这个标题——就当做自己的自救日记吧。
此刻我蜷缩在出租屋的单人沙发上,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茶几上散落的药盒。微信余额显示3672.45元,信用卡待还款提醒在锁屏界面跳动着刺目的红。手指悬在键盘上半小时,终于打下这个标题——就当做自己的自救日记吧。
一、崩塌的开始
2017年春天那个改变命运的电话,如今想来仍会浑身发冷。当骗子第八次准确报出我的银行卡尾号时,我鬼使神差地按下了转账确认键。直到警局刺眼的日光灯下,民警用笔录纸记录下"78万元"这个数字,我才惊觉自己早已汗湿重衫。母亲早逝,小姨一家掏出全部积蓄55万时,表舅抹着眼泪说:"孩子闯了祸总得有人兜着。"那些存了二十年的定期存折,带着长辈们掌心的温度,成了压在我心头的千斤坠。
二、困兽之斗
初到互联网公司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凌晨两点的写字楼依旧灯火通明,我机械地吞咽着外卖快餐,工位隔板上的便利贴密密麻麻列着KPI。被诈骗后的应激反应在第三个月彻底爆发——有天晨会上领导布置任务时,我突然盯着他的金丝眼镜框边缘,眼前炸开无数彩色光斑。那之后三个月,我靠抗抑郁药和褪黑素维系着工作,直到某次团建醉酒后失态痛哭,才惊觉自己早已站在崩溃边缘。
三、至暗时刻
2018年冬天的暖气片嘶嘶作响,我却觉得寒意渗入骨髓。当第17个催收电话响起时,我正躲在卫生间用牙刷抵着腕脉。手机屏幕上是小姨发来的消息:"孩子下月结婚,你不用随礼。"我蜷缩成团,指甲在浴室瓷砖上划出深深的白痕。那晚我做了个荒诞的梦:所有债主都变成举着手术刀的医生,而我裸露的脊背上密密麻麻写满欠款数字。
四、微光闪烁
2019年深秋的北京西站,我攥着发皱的劳务合同蹲在候车厅角落。顾问工作带来的8000元收入,要分成三份还给不同债主。当客户赞叹我做的PPT专业精美时,我只能把脸更深地埋进高领毛衣。深夜回到十平米的隔断间,发现窗台上不知谁放了一罐热豆浆,便利贴上画着歪扭的笑脸——这大概是我那年被现实冻僵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暖意。
五、绝处逢生
2020年MBA录取通知书送达那天,我正蹲在银行打印流水。纸张簌簌作响间,三年前的78万欠款与当下的债务数字重叠成双重阴影。导师得知我的情况后,悄悄帮我申请了全额奖学金。开学典礼上,当我作为新生代表发言时,礼堂顶灯在镜片上折射出彩虹,恍惚间竟像是命运开出的空头支票。
六、继续前行
此刻望着窗外渐亮的天光,我打开记账软件开始梳理新一周的收支。学费还差的两万有了众筹方案,新接的项目预付款下周到账。地铁报站声惊醒走神的瞬间,我摸到衬衫口袋里那张皱巴巴的便利贴,上面是昨天房东悄悄塞的字条:"水电费缓交三天。"
后记:
写下这些文字时,我正在参加公司的新项目竞标会。落地窗外CBD的霓虹依旧璀璨,就像七年前刚来北京时看到的盛景。或许人生就是要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寻找平衡点——当债务数字终于开始下降时,我发现那些曾以为过不去的坎,早已在暗处默默垫高了我的生命维度。此刻手机震动,是医美机构发来的还款提醒,顺手设了个还款闹钟。生活就是这样,永远在下个路口等着给你新的考验,而我的自救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来源:美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