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勇执教中国女排取得历届世锦赛最差战绩后,惠若琪作为中国女排的前队长,在世锦赛后对现任主教练赵勇执教下的球队表现进行了犀利点评。她指出当前队伍的最薄弱环节在于缺乏“一锤定音”的关键人物,并表达了对朱婷等老将的怀念。
赵勇执教中国女排取得历届世锦赛最差战绩后,惠若琪作为中国女排的前队长,在世锦赛后对现任主教练赵勇执教下的球队表现进行了犀利点评。她指出当前队伍的最薄弱环节在于缺乏“一锤定音”的关键人物,并表达了对朱婷等老将的怀念。
惠若琪在现场直播的点评时,不止一次的说过:中国女排没有一锤定音的球员,而过去中国女排完成一锤定音任务的不二人选,一直是朱婷。
尽管朱婷经历大伤后状态有所下滑,但其作为世界第一主攻的终结能力和大赛经验仍被视为不可替代的资源。球迷呼吁其回归的声音高涨,不仅因其个人能力,更因她能在逆境中稳定军心的作用——这是当前年轻队员尚未具备的特质。
惠若琪的点评间接呼应了这一需求,暗示球队需要兼具实力与领袖气质的核心球员,显然她说的那个人就是朱婷。
惠若琪认为,年轻化的阵容虽充满活力,但在逆风局中暴露出调整能力差、进攻手段单一和小球技术粗糙等问题。尤其当比赛陷入胶着时,无人能像朱婷那样凭借个人能力打破僵局。这种短板在对阵法国队的比赛中尤为明显——面对对方的高拦网和发球冲击,庄宇珊等新生代主攻未能展现出足够的统治力。
赵勇推行的全面年轻化改革,平均年龄降至20岁出头,被质疑过于激进。惠若琪批评其未能平衡“练兵”与“赢球”的目标,特别提到过度保护新人导致换人滞后,以及依赖球员自发调整而非系统性战术设计。这种模式下,团队在关键分处理上显得稚嫩,如二传张籽萱因心理压力影响传球稳定性。
相较于郎平时代新老结合的模式,如今队伍缺少朱婷、丁霞、姚迪等资深球员的传帮带作用。还以二传位置为例,17岁的张籽萱虽具潜力,但直接承担大赛压力被认为“拔苗助长”,进一步放大了整体战术执行的不确定性。
对此,球迷纷纷附议道:“主攻缺少朱婷这种一锤定音的队员,接应也一直是短板,二传又太年轻,缺少大赛经验,主教练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女排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女排一是输在实力上,除了副攻和自由人,其他位置在实力上与对手都有差距;二是输在赵勇准备不足上,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对法国队的重点进攻人缺乏针对性防守。 ”
“大意失荆州!明显输在不重视对手,估计从没想过会输法国队,而是在重点研究下一场如何限制巴西队主要攻手呢,所以一遇法国队的强攻击立马心理慌了,无以应对,还是年轻队员心理不成熟!”
“对法这战,中国女排输在主帅。首先是赛前盲目乐观,认为打法国容易,主帅第一局就开始频繁换人,给队员造成恐慌心理,队员精神状态慢慢被频繁的轮换搞得紧张,防攻都变得生硬。”
如今,欧洲球队的崛起迫使中国女排重新定位自身风格。惠若琪建议借鉴欧洲模式,加强国内联赛水平、推动球员赴意甲或土超历练,同时调整选材标准向高大化方向发展。此外,必须承认顶级球星对比赛走向的决定性影响,朱婷这种“巨星效应”在高水平对抗中太重要了。
来源:绿茵风采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