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2-09 22:08 1

摘要:周恩来当年曾许下一个承诺——“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这话是对一个外国人说的,一个在中国并不家喻户晓,却为这个国家付出了一生的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周恩来当年曾许下一个承诺——“等将来建立了新中国,我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 这话是对一个外国人说的,一个在中国并不家喻户晓,却为这个国家付出了一生的医生。

他的名字叫马海德。

他生于美国,却死在中国;他本可以在西方过上体面的医生生活,却选择了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跋涉;他本是个旁观者,却成了中国革命的亲历者。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仅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被正式批准加入国籍的外国人,还用接下来的几十年,把中国的麻风病发病率从50万降到了几千人。

但如果回到1936年,那时的马海德,还是一个刚刚来到中国的年轻医生。

他原本的打算很简单——到中国考察传染病。

然而,命运的齿轮一旦转动,便再也停不下来。

那一年,他在上海行医,见识到了战火下的中国百姓是如何在贫病交加中挣扎。

他的诊所里,病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拿不出一分钱医药费。

他不忍心拒绝,索性大幅降低收费,甚至免费治疗。

这一举动,让他在上海小有名气,也让他认识了一些不寻常的人,其中一个便是宋庆龄。

宋庆龄告诉他,在遥远的陕北,有一支真正想抗日的队伍,但他们的医疗条件极其简陋,缺医少药,伤员们的伤口往往只能靠草药和土方法处理。

马海德听后,心里一震。

他想起儿时家人被传染病折磨的痛苦,想起自己学医的初心——如果医生不能去最需要的地方,那学医又有什么意义?于是,他决定去陕北。

去陕北不是件容易的事。

当时的延安被国民党封锁,去那里的路上充满危险。

为了掩人耳目,马海德和美国记者斯诺一起,被安排穿着中国农民的衣服,混在运送货物的卡车里。

一路上,他们躲过了一次次的盘查,终于抵达了革命根据地。

刚到延安,马海德就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热烈欢迎。

毛泽东见到他时,握着他的手说:“请先生对部队的卫生情况提些建议。” 这句话让马海德瞬间意识到,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他立刻投入工作,检查伤员、改进医疗条件、培训医护人员。

他发现,战士们受伤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感染率极高。

于是,他提出建立系统的战地医疗体系,并亲自带队在延安建立了多个医院和诊所。

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在193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不仅是医生,还是一名革命战士。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兑现了承诺,批准他成为中国国籍的第一人。

而他,依旧没停下脚步。

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中,尤其是麻风病防治。

当时,麻风病是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绝症,患者往往被社会隔离,甚至被家人抛弃。

马海德不信邪,他带着医护团队走遍全国,调查麻风病的传播情况,推行科学的治疗手段。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麻风病患者人数从50多万降至几千人,这一数字,足以让任何一个公共卫生专家肃然起敬。

1988年,马海德在北京去世。

他的墓碑上,没有繁琐的官衔,只有一句话——“中国人民的好医生。

有人说,马海德是个彻底的中国人,不仅因为他拿了中国国籍,更因为他的心早已属于这片土地。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