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多人围观:戏里是滑稽大师,戏外是节俭老爸,儿女亮相太惊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4 07:53 4

摘要:"阿德哥,好久不见!"8月的一个下午,上海爷叔阿姨们的手机屏幕里,突然传来熟悉的沪语吆喝。毛猛达的直播间刚开5分钟,在线人数就冲破2000,弹幕里"唐福根""石库门"的字眼刷个不停——这位上海滑稽戏的"活招牌",一开口就把观众拉回了弄堂里听戏的旧时光。

"阿德哥,好久不见!"8月的一个下午,上海爷叔阿姨们的手机屏幕里,突然传来熟悉的沪语吆喝。毛猛达的直播间刚开5分钟,在线人数就冲破2000,弹幕里"唐福根""石库门"的字眼刷个不停——这位上海滑稽戏的"活招牌",一开口就把观众拉回了弄堂里听戏的旧时光。

一口沪语勾回老上海记忆,2000人在线听"阿德哥"讲往事

"以前城隍庙的梨膏糖,要排队才能买到;弄堂里晒被子,竹竿要搭得比谁家都高......"毛猛达坐在镜头前,手里端着搪瓷杯,讲起老上海的生活细节时,眼睛里亮得像有光。直播间里的上海话没有半点舞台腔,全是街坊邻里聊天的熟稔感,有粉丝在弹幕里说:"听阿德哥讲话,像在自家阳台跟邻居唠嗑。"

妻子张小玲中途走进镜头,笑着爆料:"他在家比台上还'滑稽'。上次买青菜,为了一毛钱跟菜贩聊了十分钟,最后还教人家怎么挑菜。"原来舞台上挥洒自如的艺术家,生活里竟是个"抠门"的实在人——衣服穿到起球还舍不得换,买菜要货比三家,唯独给孙子买玩具时从不眨眼。

"不是抠,是过日子要实在。"毛猛达接过话头,语气认真,"我们这代人都知道,钱要花在刀刃上。"这番话让弹幕瞬间热闹起来,有人说"现在这样的明星太少了",有人感慨"这才是真的德艺双馨"。

儿女惊喜亮相:26岁儿子帅成"型男",女儿一笑神似孙俪

直播到一半,一个高个子年轻人端着水果走进来,镜头扫到他脸时,弹幕突然"炸"了:"这是毛老师儿子?也太帅了吧!"

26岁的毛寅东穿着简单的白T恤,眉眼间像极了年轻时的毛猛达,却多了几分英气。他没多说话,只是给父亲递水时轻声问了句"累不累",但这短短几秒,已经让粉丝们忍不住刷屏:"果然是基因强大!""这颜值可以出道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女儿毛楠的出现。她先是在镜头外搭话,声音温柔得像春风,等走到镜头前,一个甜笑让弹幕瞬间出现无数个"哇":"这不是小孙俪吗?""眼睛和嘴角太像了!"毛楠笑着解释:"从小就有人说我像孙老师,其实我爸总说我是'家里的开心果'。"

说起女儿,毛猛达的语气里全是骄傲:"她以前读书不算拔尖,老师建议她学滑稽戏,我说'孩子喜欢最重要'。现在她成家有了女儿,把小家庭照顾得妥妥帖帖,比我厉害。"这番话让不少家长感慨:"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从"唐福根"到石库门,他的戏里藏着上海人的魂

"阿德哥,再讲讲《噱战上海滩》里的唐福根呗!"有粉丝在弹幕里点题。提到这个角色,毛猛达的眼神立刻亮了:"那个反派不好演啊,要让观众恨他,又得让他有点可怜之处。"

他至今记得,为了演好唐福根的"坏",他特意去观察老上海街头的小人物:"有个修鞋匠,说话时眼睛总瞟着地面,我就把这个细节加到戏里,让角色更真实。"正是这份较真,让"唐福根"成了滑稽戏史上的经典反派,哪怕过去这么多年,还有人能准确说出他的台词。

聊起老搭档计一彪时,毛猛达的语气软了下来:"我们现在各忙各的,但逢年过节肯定会通电话。当年一起在后台啃面包赶排练,那些日子忘不了。"他还提到和沈荣海合作的《石库门的笑声》:"那戏里全是上海人的生活,晾衣服的竹竿、弄堂里的煤球炉,现在看还是觉得亲切。"

有粉丝问他会不会再出新作品,毛猛达笑了:"只要观众还愿意看,我就一直演。滑稽戏不是光逗人笑,是要把日子里的滋味演出来。"

直播结束时,在线人数还停留在1800多。毛猛达对着镜头挥手:"下次再跟大家聊老上海的故事。"弹幕里齐刷刷的"再见阿德哥",像一场温暖的约定。

有人说,现在的明星越来越像"空中楼阁",但毛猛达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艺术家,既能在舞台上发光,也能在生活里扎根。他的戏里藏着上海的烟火气,他的家里装着最实在的幸福——这样的"阿德哥",难怪能被观众记挂这么多年。

就像弹幕里有人说的:"我们爱他的戏,更爱他这个人。"

来源:奇妙圆月x9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