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土壤肥沃,但也有着 “地块面积大、土壤黏重、作业周期短” 的特点 —— 每年春耕、秋收时节,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耕地、播种、收割作业,对农业机械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过去,部分农户会选择进口大型拖拉机,但随着国产农业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土壤肥沃,但也有着 “地块面积大、土壤黏重、作业周期短” 的特点 —— 每年春耕、秋收时节,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耕地、播种、收割作业,对农业机械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过去,部分农户会选择进口大型拖拉机,但随着国产农业机械技术的不断升级,国产大型拖拉机逐渐成为东北黑土地上的 “主力军”。去年秋收后,某农业合作社对使用的国产大型拖拉机进行了 “作业实测”,结果显示:其作业效率、油耗、可靠性均达到预期,甚至在部分指标上超过进口机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作业答卷”。
行业在研发国产大型拖拉机时,针对东北黑土地的作业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优化,重点突破了 “动力性能、作业效率、适应能力” 三大核心痛点。
在 “动力性能” 上,国产大型拖拉机配备了 “高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东北黑土地的土壤黏重,耕地时需要强大的牵引力才能保证耕作深度。行业研发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可达 200 马力以上,扭矩储备系数超过 30%—— 这意味着即使遇到坚硬的土壤层,发动机也能保持稳定动力输出,不会出现 “憋车” 现象。实测数据显示,国产大型拖拉机在东北黑土地上耕地时,耕作深度可达 30 厘米,完全满足黑土地 “深耕保墒” 的农业需求;同时,发动机采用了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油耗比传统发动机降低 8% 以上,每亩耕地的燃油成本比进口机型节省 5 元左右,对大面积种植的农户来说,能显著降低作业成本。
在 “作业效率” 方面,国产大型拖拉机通过 “多功能作业集成” 和 “智能化控制” 实现提升。一方面,拖拉机可搭载犁、耙、播种机、收割机等多种农具,且农具更换采用 “快速对接系统”,更换时间从传统的 1 小时缩短到 15 分钟以内,减少设备调整时间;另一方面,行业为拖拉机配备了 “自动导航驾驶系统”,通过北斗定位技术,实现 “直线行驶、自动掉头”,作业误差控制在 2 厘米以内。在东北某农场的实测中,一台国产大型拖拉机搭配播种机,每天可播种 300 亩以上,比人工驾驶的进口机型作业效率提升 20%,完全能满足黑土地 “抢农时” 的作业需求。
更重要的是,国产大型拖拉机在 “适应能力” 上充分考虑了东北黑土地的环境特点。东北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可达 - 30℃以下,传统拖拉机容易出现 “启动困难、液压系统冻裂” 等问题。行业研发的国产大型拖拉机采用了 “低温启动系统”—— 通过预热发动机油、冷却液,确保在 - 30℃的低温环境下,一次启动成功率达到 95% 以上;同时,液压系统使用了 “低温抗磨液压油”,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避免液压元件损坏。此外,拖拉机的底盘采用了 “加强型设计”,增加了车架强度和轮胎抓地力,在黑土地泥泞的田间道路上行驶时,不易出现打滑、陷车现象,确保作业顺利进行。
如今,在东北的黑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国产大型拖拉机。未来,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国产农业机械将在更多场景中发挥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州天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