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是问一下国家发行钱币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买东西”。没错,钱币的作用就是满足民众经济流通的需求,但是,大家是否知道有些钱币发行后并不在普通民众间流通使用呢?
要是问一下国家发行钱币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就是“买东西”。没错,钱币的作用就是满足民众经济流通的需求,但是,大家是否知道有些钱币发行后并不在普通民众间流通使用呢?
1930年代初期,美国政府发行了面值10万的超大金额美元纸币。纸币正面印有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肖像,仅发行了42,000张。
100000美元纸币
在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肖像左侧,有这样一段话:“兹证明,美国财政部有10万美元的黄金存款,可根据法律授权向持票人付款。”
10万面值的美元纸币不涉及公众流通,主要用于联邦储备银行之间的金融结算,以及政府与银行间的大额交易。但是,因为超高面额纸币可能加剧金融系统的不透明性,1935年1月9日,该纸币发行不到一个月即被罗斯福政府叫停。
目前,10万面值的美元纸币存世数量极少,是钱币收藏领域里的超高端选手。
与美国类似,还有一些国家也发行过这种“不在普通市面流通、主要用于银行间转账或特殊用途”的纸币。
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是世界经济领域的一颗明星,属于“亚洲四小龙”之一。
作为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为了满足银行间大额交易和跨境贸易结算等需求,1973年,新加坡发行了面值为1万新元(SGD)的纸币。
10000新加坡元纸币
大面额纸币简化了高价值交易的流程,减少了黄金或现金实物转移的风险,因此,银行间跨境资金调配、大宗商品贸易结算等经济活动均依赖于它。
新加坡并没有立法限制民众使用10万面值的纸币,但是普通民众从常规渠道很难获得该纸币。
凡事有利就有弊,超大面值纸币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容易被用于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非法活动,并且随着电子数字支付和银行转账的普及,现金交易的需求大幅度减少,2014年10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停止发行1万面值的新元纸币。
10000新加坡元
已发行的1万面值的新元纸币仍可流通,但需在银行登记身份信息后方可存入或支取,实际使用率极低,而且,因为新加坡元价值高昂(10000新加坡元=54000人民币),收藏家收藏它也是需要极高的硬实力。
还有一个东南亚小国文莱也发行过10000面值的货币。
自1967年起,文莱元(BND)与新加坡元保持1:1固定汇率,两国货币可在对方境内自由流通。
10000文莱林吉特塑料钞
1972年,文莱首次发行面值为1万林吉特(Brunei Ringgit)的纸币,主要用于银行间大额结算和跨境贸易。
作为石油富国,文莱需要大面值货币的理由和新加坡完全一样。但是,和新加坡不一样的是,文莱直到2020年11月才宣布停止发行该超大面额的货币。
和以上国家不同,泰国发行过只能作为纪念礼品使用的“非流通”货币。
2002年,是泰国普密蓬国王与诗丽吉王后金婚年,泰国发行了面值为50万泰铢的纪念钞,按现时汇率,50万泰铢折合人民币高达10万元。
50万泰铢纪念钞上印有普密蓬国王与诗丽吉王后年轻时的肖像,并明确标注了“非流通用途”,只做为王室纪念品使用。
50万泰铢纸币
该纪念钞只发行了1998张,每张都封装在水晶框中,认购人需前往指定地点领取,并由普密蓬国王亲自交给认购人。
由于该钞存世量极少,目前拍卖市场上价值高昂,普通收藏者是触碰不到的,大家了解一下,过过眼瘾吧。
以上所说的这类钱币,都是因为价值高昂,因而不在民众间流通,实际上,无论法律是否允许使用,民众间都确实用不上,这和那些面值大,但是实际价值低微的钱币有着天差地别。
来源:清溪纸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