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薛保立:扎根基层 心系群众 百姓心中的好法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10:46 1

摘要:他是群众眼中的“知心人”,也是公平正义的“执行者”,在复杂的矛盾中化解心结,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他在堆成山的卷宗和证据中默默耕耘寻找真相,用智慧与信仰,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他就是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一级法

记录中国讯】记者李亚慧报道:他是群众眼中的“知心人”,也是公平正义的“执行者”,在复杂的矛盾中化解心结,将“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他在堆成山的卷宗和证据中默默耕耘寻找真相,用智慧与信仰,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薪火相传。他就是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一级法官薛保立,今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

薛保立同志扎根基层法院,从事一线审判工作近20年,始终将继承发扬雷锋精神、捍卫公平正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近三年来,办理各类案件近1600件,帮助群众解决大量矛盾纠纷。在万全法院,提起薛保立,同事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在我印象中,薛院长总是迎难而上,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冲在第一线,别人办不了的他能办,别人不想办的他也办。他总是说多干点没什么,都是为老百姓服务。”同事谢绍伟这样评价他。

他是年轻人眼中的榜样,更是群众眼中的“知心人”。说起他办过的涉弱势群体案件,就要提到他帮助李杏庄村170余户村民要回300多万土地承包费、帮助大柳沟村60余户村民要回占地赔偿款近100万以及帮助300多户村民要回玉米款300多万。他助人为乐的事迹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并获赠“农民心中的好法官”锦旗。“李杏庄村170余户村民的土地承包费加起来有300多万,这些钱关乎到村民们的切身利益,经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协调无果后求助于薛院长。经过薛院长的多次协调,这笔钱终于要了回来,现在村民们每次说到薛院长的时候都会夸他是百姓心中的好法官。”李杏庄村驻村工作队员赵明亮告诉记者。

近两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法院工作也开始注重全民法治意识的提升。于是,薛保立积极推动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让人们零距离了解司法流程,“面对面”检验法院工作。他进村入企联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并被区第一初级中学任命为法治副校长。他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普法时刻”专栏300余期,线上线下结合增强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不涉及法律规定的不允许对外公布的案子,我们都可以直播。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对那些有能力履行拒不履行的人形成一种震慑。”

2023年,薛保立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参加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的援藏工作,积极申请到最艰苦的阿里地区东三县,与当地干部群众融为一体,克服种种困难开展司法普及、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成为东三县建院以来唯一在此常驻的援藏干部。“我去过阿里地区6个县区法院进行授课交流,把我们内地的一些先进经验做法给他们进行讲解,然后再进行订单式帮扶。遇到一些疑难案件,我会向我们区法院、市中院请示汇报后,最终形成援助方案进行援助。所以说,援藏工作背后是一个很大的法院系统,整个市中院系统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槌起槌落皆有情,法徽如星照民心。薛保立扎根基层法院的这20年,先后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二等功、被共青团河北省委授予“冀青之星”、被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社厅评为河北省优秀法官。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用真诚传递司法温度,用实际行动、朴素的情怀感染和带动着身边人,充分诠释了一名法院人的担当与奉献,成为新时代法院系统学雷锋的生动典范。

来源:记录旅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