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滨州市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以邹平市为例,邹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烈士褒扬作为系统工程推进。在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方面,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对邹平、长山、刘井三处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整修烈士墓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的时节,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忆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英烈们。
近年来,滨州市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以邹平市为例,邹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烈士褒扬作为系统工程推进。在烈士纪念设施管护方面,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对邹平、长山、刘井三处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整修烈士墓203处、新建烈士英明塔2座、扩建壁陵、重建院墙、修建无障碍通道等,还成立滨州市首家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对全市烈士纪念设施统一管理维护。滨城区烈士陵园建成后,每年清明节周边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及在校中、小学生前来参观瞻仰达400余人次,9月30日烈士公祭日,区六大班子领导及区直部门、中小学学生500余人集体参加活动 ,成为缅怀先烈、弘扬革命烈士精神的主战场。
在弘扬英烈精神上,滨州市也举措不断。以清明节、“9·30烈士纪念日”“12·13”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实地祭扫与“云祭扫”一体延伸、同频共振。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群众前往烈士陵园或依托“山东英烈网”,开展“清明祭英烈”“铭记抗战历史 赓续抗战精神”等纪念活动,年均接待祭扫群众5万人次,网上祭奠1万余人次。深挖“一马三司令”“一门五烈士”“拥军五姐妹”等英烈事迹,以及黑铁山抗日武装起义、无影山抗日阻击战、刘井战斗等红色文化,抢救式挖掘380多名新中国成立前和抗美援朝老兵事迹,编发光荣册550余册,参与编纂滨州《渤海红潮》图书,为红色宣教提供“源头活水”。
如今,新媒体与AI技术的发展为弘扬英烈精神提供了新路径。滨州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制作并发布关于本地英烈事迹的短视频。比如将“一马三司令”的抗日故事制作成动画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让他们在碎片化时间里就能了解英烈事迹。借助AI的数据分析功能,还能精准推送这些内容给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群,提高传播效果。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AI相关技术,打造沉浸式的英烈纪念体验。在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游客戴上VR设备,就能“穿越”回革命年代,直观感受英烈们的战斗场景,增强对英烈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还可以利用AI语音合成技术,开发英烈故事语音导览,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随时聆听英烈故事。
滨州市在弘扬英烈精神的道路上,既有扎实的传统举措,又积极拥抱新媒体与AI时代,不断创新。我们期待滨州能继续探索,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激励更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来源:掌握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