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伟大胜利!在江南,共见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4 02:18 1

摘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以恢宏的气势、昂扬的姿态,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强军成果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

抗战胜利八十载,九三大阅兵

江南师生览盛典,激昂少年情

9月3日

江南大学师生

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

赓续炽热的中华民族精神‌

‌永葆赤诚的华夏儿女初心

直击现场 身临其境

共观阅兵 同庆盛典

战旗猎猎,舞动八十载峥嵘岁月

礼炮声声,激荡新时代青春热血

庄严肃立

江大师生的目光汇聚

长安街的铿锵正步

透过屏幕震响年轻胸膛

当国歌划破长空

迷彩服下的胸膛随之起伏

这一刻,千里共此声

这一刻,吾辈正当年

蠡湖校区学生集中观看

霞客湾校区集中观看

东氿校区集中观看

商学院集中观看

人文学院集中观看

校级学生组织代表集中观看

生物工程学院集中观看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集中观看

环境与生态学院集中观看

机械工程学院集中观看

红旗飘扬 我心荣耀

国旗护卫队英姿飒爽

全体师生肃立行礼,高唱国歌

敬意与热爱激荡校园

心有所悟 行有所践

共鸣触动 流淌笔尖

吴正国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以恢宏的气势、昂扬的姿态,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强军成果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

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阅兵仪式不仅是对抗战先烈不朽功勋的深情告慰,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铿锵宣示。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必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携手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一员,我们将以此次阅兵为精神坐标,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奋力扛起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要锚定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事业一体化发展,强化“卡脖子”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智力支撑。要以服务强国建设为己任,坚持知行合一,发挥自身优势,答好“教育强国、江南何为”的时代命题,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陈卫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南大学校长

今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胜利举行,这次阅兵不仅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的庄严纪念,更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宣言与复兴号角。当三军将士以排山倒海之势通过天安门广场,展示的不仅是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它向全球宣告中国维护和平发展的坚定意志,展现新时代中国军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强大能力,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今后的工作中,江南大学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以此次阅兵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陈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未来食品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

抗战胜利 80 周年阅兵的成功举行,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次阅兵意蕴深远,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昭示。参阅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新型装备占比很大,集中展示了我军军事力量结构的完善、新域新质力量的崛起以及武装力量体系的完备,充分彰显了我国的军事实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不仅是军队建设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生动体现。看着受阅部队那整齐的步伐、昂扬的斗志,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民族的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国家发展和强国建设的信心。

作为从事发酵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深知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 “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这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在实际工作中,我将带领团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力发展食品合成生物学,开发新质蛋白等未来食品,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此外,我们还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全体科研人员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强国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朱飞

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暨阅兵仪式上,当《保卫黄河》的激昂旋律在广场回荡,当陆海空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正步通过天安门,我的心瞬间被自豪与力量胀满,那是对祖国强盛的骄傲,对人民军队的敬意,对伟大时代的礼赞 。

这场跨越历史的阅兵式,不仅是对胜利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庄严宣誓。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八十载沧桑巨变,八十载春华秋实,从战火纷飞到国强民富,从屈辱苦难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壮丽史诗。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将继续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完善大统战格局,推进江南统战领域“十项重点工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最广泛的人心,汇聚最强大的力量。

李佳敏

江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今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隆重集会再次让世界瞩目。这是一场跨越80年的阅兵盛典,更是一次继往开来的初心重温: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字字铿锵、力重千钧,精辟诠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宣示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决心,激励着中华儿女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也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员,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聚焦“立德树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实践运用,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谋划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要素、全环境、全贯通建设,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构筑立德树人新生态,努力把青年学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徐丽广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国家级人才、

生物界面与生物检测教工党支部书记

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天安门上空鹰击长空。这场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活动。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以3500万伤亡的巨大代价赢得了伟大胜利。从“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到铁甲奔流、鹰击长空、长剑倚天,中国军队无论在体系还是装备上早已今非昔比。这背后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完整的体系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现。作为一名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我将秉持“十年磨一剑”的毅力,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把教书育人和潜心科研作为毕生追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谢翠林

江南大学离退休党委委员、

离退休第十三党支部书记

9月3日,这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日子。刚才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通过电视屏幕观看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和阅兵仪式,作为一名退休10余年的老党员,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同时,深感自己必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他号召全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坚定不移地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迈进,进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一定会走得通,行得稳。这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看到人民军队英姿焕发,步调铿锵,整齐划一,装备精良,歌声嘹亮,我不禁热泪盈眶,浮想联翩。想起当年苦难岁月,3500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才换来今日之和平,如今,我们的军队早已告别“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装备,铁甲奔流,鹰击长空,长剑倚天。所有这一切,不禁让我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盛世阅兵耀中华,强国之路慰平生。虽然自己已经七十开外,但是我仍会尽己所能,弘扬抗战精神,努力做好党支部、关工委和老体协的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贡献力量。

彭帅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博士生党支部书记

作为机械专业博士生,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我倍感振奋。参阅装备中,众多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音速精确打击装备、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等新型装备首次亮相。这些尖端装备的研发与制造,离不开精密超精密加工、先进材料成型、智能制造系统等机械工程核心技术的突破,充分展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能力的整体性飞跃。作为机械领域的青年学子,我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精密制造与智能装备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将所学所知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邹卫娟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

2023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的胜利举行,令我深感振奋与自豪。回首过去,革命先辈英勇无畏、浴血奋战,驱敌于国土之外;社会主义建设者呕心沥血、奠基立业,换新颜于神州万里。从断垣残壁走向灯火辉煌,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奉献与坚守。此次阅兵,受阅部队的威武雄姿与新型装备的集中亮相,直观展现了国家繁荣昌盛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更坚定了我对新中国强国建设的信心。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缅怀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作为青年党员,我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发扬抗战精神,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崔琦

江南大学国旗护卫队队长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

国旗下、礼炮间,回荡的是不屈的民族精神,屹立的是用牺牲铸就的和平丰碑。作为江南大学国旗护卫队队员,我们将继续以铿锵步伐传递信仰,以挺拔身影捍卫荣耀,引领广大青年铭记历史、矢志强国。既护好眼前的国旗,同时接好先辈传下的精神火炬,以行动续写对和平与信仰的守护。

郭志成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控制工程专业

2024级硕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控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党员,很荣幸在北京现场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我内心澎湃不已。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崇高致敬,更是国家实力与科技力量的集中展现,彰显了从“小米加步枪”到铁甲奔流、鹰击长空的伟大跨越。阅兵式中,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的体系化展示,特别是新型无人机、高超声速导弹等尖端武器的首次亮相,让我深切感受到科技自主创新对国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这背后离不开无数科研工作者在智能制造、精密控制、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攻坚克难,其中也蕴含着我们控制工程的专业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工程学子更应肩负起时代使命,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注科研创新,力求在算法优化、系统控制、智能感知等方向取得突破,为提升装备的智能化、精准化和可靠性贡献绵薄之力。我对国家发展和强国建设充满信心,也愿将个人研究融入国家需要,以科技报国之志,践行“工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控工人的智慧与力量。

甘雅怡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公共艺术2502班新生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我在屏幕前全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仪式,内心澎湃不已。当看见那些代表现代战争形态的智能化作战装备时,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国防科技的飞跃发展。而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奏响的抗战经典曲目,更让我追忆起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今日和平来之不易,3500万军民的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激励我们新一代青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在大学阶段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范子敬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小教创新班2501班新生

国歌铿锵,礼炮雷鸣,庄严肃穆与盛大隆重扑面而来。主席检阅,三军从容,大国自信与千年底蕴呼之欲出。我惊叹,观礼台一撇一捺三人成众的惊艳设计与象征;我自豪,列兵方队整齐划一与国之重器划破浩荡长空;我感动,看见抗战老兵缓缓敬礼,坚毅望向天安门楼。我的祖国,饱经风霜却依然负重前行,以和平代替暴力,以强大代替伤痛,以希望代替绝望。从未屈服,从未忘记,总在路上,正在路上。我骄傲,脚下的土地是中国!

共情激励 行于军训

一场阅兵,一次洗礼

一番磨练,一路成长

天安门前

正步铿锵,方阵俨然

训练场上

汗湿戎装,精益求精

听,震天口号

声穿岁月,扬我国威

看,江南学子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墨颂和平 笔铸丰碑

铭历史,缅先烈

惜和平,创未来

我校离退休教职工以摄影

书画和诗歌等形式

忆往昔,颂伟业

勤共勉,续华章

《平型关大捷后向毛主席报告发送电报处》

-摄影-张基温

《1936年12月,历史的瞬间》-油画-冉海泉

《贺抗战胜利八秩》-书法-王武

《九一八事变残历碑》-国画-刘观庆

《亮剑》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素描-许鹤群

《多彩校园》-摄影-鲁屏宇

《察尔汗盐湖(五)》-摄影-祝志峰

《烟雨江南》-油画-徐笑霞

校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文稿撰写:范子敬 祝心雨 杨轶茜 尼霞卓玛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团委

融媒体工作室摄影部

本期编辑:常天奕 钱露妍 郭诏金

欢迎您积极投稿或建言献策

投稿邮箱:jndxrmtzx@jiangnan.edu.cn

Copyright © 2014-2025江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江南大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