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7年4月6日,重庆佛图关刑场,一名29岁的青年被割舌、断手、剜目后身中三弹。他的遗体被秘密运往江北相国寺,家人颤抖着擦拭他残破的脸庞,请来德国相馆的师傅拍下两张照片。照片里,烈士口唇撕裂、双目凹陷,两袖空荡,却仿佛仍能听见那句怒吼:“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点赞”或“收藏”,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27年4月6日,重庆佛图关刑场,一名29岁的青年被割舌、断手、剜目后身中三弹。他的遗体被秘密运往江北相国寺,家人颤抖着擦拭他残破的脸庞,请来德国相馆的师傅拍下两张照片。照片里,烈士口唇撕裂、双目凹陷,两袖空荡,却仿佛仍能听见那句怒吼:“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动摇我的信仰!”
这张遗照的主人公,正是中国共产党四川党组织创建者——杨闇公。他原名杨尚述,是开国元勋杨尚昆的四哥。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这位出身富裕世家的少爷,为何甘愿舍弃锦衣玉食,成为旧社会的“叛徒”?
1898年,杨闇公出生在重庆潼南双江镇望族。父亲杨淮清是前清秀才,堂兄杨宝民参与过广州黄花岗起义。14岁那年,这个“不安分”的少年干了一件轰动乡里的大事——当众剪掉族长的辫子!
茶馆里,长衫马褂的族长正训斥新学是“洋鬼子的毒药”,少年杨闇公突然冲上前,咔嚓一剪子削去了象征封建礼教的辫子。“千翻客(叛逆者)!”族人的唾骂声中,他背着包袱直奔南京军官教导团。在那里,他第一次读到《资本论》,就像黑夜里撞见火把:“原来救国不是换皇帝,是要换人间!”
1920年,22岁的杨闇公东渡日本留学。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来,他带着留学生们冲进东京街头,高呼“还我青岛”。日本宪警的棍棒砸断他两根肋骨,八个月的牢狱生涯反而淬炼出更坚定的信念:“无产阶级必须用铁的纪律武装!”
1926年冬,重庆中法大学密室。28岁的杨闇公当选中共重庆地委首任书记,桌上摆着三本密密麻麻的日记。他写道:“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这句话后来成为整个川渝革命者的精神图腾。
上任三个月,他干成三件大事:
顺泸起义:策动军阀部队倒戈,刘伯承亲任总指挥,打响西南武装革命第一枪;
万县雪耻:英国军舰炮轰万县,他发动十万人游行,逼得英舰灰溜溜撤离川江;
整风肃纪:面对党内争执,他召开民主生活会,把“搞小团体”的干部骂得痛哭流涕:“纪律不铁,怎么带兵打仗?”
1927年3月31日,重庆打枪坝。杨闇公站在木箱搭起的演讲台上,背后是抗议英美暴行的十万群众。突然枪声大作,军阀刘湘的士兵冲入人群疯狂扫射。他拉着学生跳下城墙,左腿摔得血肉模糊,却把最后一块银元塞给农妇:“快走!活着才能继续革命!”
被捕那夜,重庆码头雾气弥漫。杨闇公把《杨闇公日记》藏进妻子赵宗楷的棉袄夹层:“这比命金贵,将来要给孩子们看。”
佛图关地牢里,刽子手举着烧红的烙铁:“只要写份悔过书,保你当教育厅长!”他啐了口血沫:“我杨闇公的字典里,没有‘屈服’二字!”敌人割掉他的舌头,他就用鼻孔哼唱《国际歌》;剁去双手,他挺直脊梁在墙上蹭出血书“革命万岁”。
刑场上,29岁的躯体倒下时,围观百姓中有人突然跪下磕头。第二天,重庆街头流传起“杨青天显灵”的传说——原来他牺牲当天,刘湘的姨太太突然暴毙,军阀府邸莫名起火。
杨淮清捧着儿子的遗照老泪纵横,却把3本染血的日记藏进祖宅墙洞。直到1949年重庆解放,这份记录着早期党建思考的珍贵史料才重见天日。邓书记亲自题写书名,称其为“中国革命的川味密码”。
2024年,潼南杨闇公旧居。21岁的法语系学生小林凝视着数字化复原的日记,突然红了眼眶:“原来百年前的90后,是这么思考纪律和信仰的。”带队老师翻开教学笔记,上面写着杨闇公1925年的警句:“没有铁纪律,再大的团体也会崩溃!”
当我们在博物馆看见那张残破的遗照,不该只记住血腥与悲壮。29岁的杨闇公用生命诠释:真正的钢铁,不是刀枪不入的躯体,而是百折不挠的信仰。如今那双被剜去的眼睛,依然在历史长河里凝望着我们——考验从未结束,铁律永不过时。
参考资料: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