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吴永红课题组在《科学通报》发表了题为“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生态经济效应”的研究论文,以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全面评估综合种养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吴永红课题组在《科学通报》发表了题为“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生态经济效应”的研究论文,以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全面评估综合种养系统,为稻田土壤质量提升、面源污染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视角。
综合种养系统利用生态循环原理,充分发挥水旱交替的适应优势,能够有效利用撂荒地、盐碱地、低洼田、冬闲田和冷浸田等边缘性或低效用土地,实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显著扩展水产养殖空间,并提升土地利用率,在土壤培肥、温室气体减排及粮食稳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发布的《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全国稻虾综合种养面积2530万亩,占全国稻田种养面积的56.37%。稻虾综合种养虽发展迅速,但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生产技术、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等单一层面,针对其生态经济效益开展全生命周期系统评估的研究仍较为匮乏。
01 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构建
本研究采用黑箱模型构建LCA模型,从投资成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土壤健康效益及粮食安全生产效益等角度,对稻虾综合种养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量化评估。
稻虾综合种养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估黑箱模型
02 水稻单作模式与稻虾共作模式对比
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显著提升了土壤质量,有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0.25 mm的团聚体比例增加了16.1%(P
综合经济效益评估
03 未来展望
优化综合种养管理模式,开展精准施肥及施药,提高养分物质周转效率,结合智能化系统建立实时监测体系,开发性价比高的农机设备等,有助于综合种养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为稻田土壤质量提升、面源污染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新视角。
该论文得到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李丹, 刘光辉, 段婧婧, 杨梖, 陈志浩, 韩燕云, 黄字琳, 张凤翔, 孔繁彬, 吴永红.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估稻虾综合种养系统的生态经济效应.科学通报, 2025, 70,
转载、投稿请留言
| 关注科学通报 | 了解科学前沿
来源:小田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