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诗 起承转合|杨醉文带领易心「八」法之“承析启”临床运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09:57 1

摘要:四季课程是张沛超老师亲授的学生杨醉文带领的以季节为主题的工作坊,包含三次一日线上工作坊和一次地面三天绘画艺术治疗工作坊,分四个季节完成。

引言

四季课程是张沛超老师亲授的学生杨醉文带领的以季节为主题的工作坊,包含三次一日线上工作坊和一次地面三天绘画艺术治疗工作坊,分四个季节完成。

春晖:萌发的辰光

夏清:翠林的清凉

秋月:收获的回响

冬蕴:雪松的融香

四季轮回,共同编织出岁月的华章,见证生命的起承转合。

四季如诗,春晖的温柔、夏清的热情、秋月的宁静、冬蕴的深沉,交织在一起,构成四季课程,共同谱写生命的壮丽画卷,用易心「八」法表达性艺术治疗来引领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韵律。

【春晖】2025年4月26日,“承析启”临床运用之“隐喻”线上一日工作坊。

【夏清】2025年6月14日,“承析启”临床运用之“诗意的回应”线上一日工作坊。

【秋月】2025年10月24-26日三天地面工作坊,“承析启”运用于绘画心理治疗地面工作坊,上午理论和技术演练,下午督导。训练通过绘画的不同材料与形式,对图象,隐喻,故事的体会与表达,帮助提升临床胜任力。

【冬蕴】2025年12月27日,“承析启”临床运用之“对症状的审美”线上一日工作坊。

教学形式

1、【春晖】【夏清】【冬蕴】三次线上一日工作坊教学形式上午理论讲解,下午案例督导。

2、【秋月】地面三天工作坊,上午理论和技术演练,下午案例督导。训练通过绘画的不同材料与形式,对图象,隐喻,故事的体会与表达,帮助提升临床胜任力。

每个主题可单独报名,也可以联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季有一季的模样,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自我状态,四季如此,人亦如是,邀请你带着自然的心境来参与其中。

01

今年的“四季如诗”一系列工作坊,是2月22日“承析启基本功训练之意象与象征一日线上工作坊”的延续,目标是去发现“美”,拥抱“美”。所以它们的名字是如诗如画,这是大家熟悉的对生活美的描述。

张沛超老师常常在督导中说“我们来一起欣赏来访者的病”,面对某个症状用“审美”的心态去进行“观”,就会帮助平复焦灼的心情,把那些看似无用甚至拖累的“症状”回归到自然,泥土是“脏”的,可是它托举了一株美丽的花草,孕育了参天的大树。

或许在概念上明白心理咨询临床实操工作充满了各种挑战,数不清的理论和学不完的技术,不断涌现的无常让人疲乏,往往神经紧绷身体紧张去硬扛那些“硬骨头”,翻腾在难以消化的感受中,离“松弛”还很遥远,究竟什么才是“审美”的心态?如何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态来进行临床工作呢?

或许用“春,夏,秋,冬”来命名的时候,内心的空间已经开始拉开,我们最熟悉的四季变换里承载了彼此的人生经历,在季节轮回中照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光景,人心很小,一点细节或许就把它塞满,人心很大,装的下温暖的阳光和璀璨的星空,借助四季的力量来观心之疆域,它或许可以让你体验到新的旷野——这里站着来访者,也站着咨询师,还站着彼此链接的许许多多存在。

这些工作坊是连续的课程,从基本的概念理解到形成体验,再到语言表达的训练和培养“审美”的能力,逐渐达到张沛超老师易心「八」法理论体系中临床实操核心的部分,易心「八」法以“承”法为首,“承”的力道决定了接下来各个部分的呈现方式,若自然蕴含万物,则万物皆可“承”。张老师有句心法:“承够了,自然会析;析够了,自然会启。”,这也是一幅画卷徐徐展开的过程,像是有人轻声跟你说,来,随我入梦。

玩过拼图的朋友们深有体会,如果拥有一个完整的指示图,那么看似无序的马赛克图片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难的是没有完整的图像,凭空去捕捉这些碎片信息到底在表达什么。在临床工作中,有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才能找到“进入的缝隙/突破口”,而来访者在早期带来的梦境、对自己经历的象征性表达等,实则蕴含了如何“拼图”的路径,一块单一的马赛克是单调无趣的,如果它是一幅画的一抹绿色?是春日里燕子呢喃的啼鸣呢?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的踪影不是在侦探般仔细查找蛛丝马迹的线索里,不在紧皱的眉宇间,而是在依旧寒意的春风中,一呼一吸间都染上了春天的温度。

02

我们用另一种语言风格来表达【春晖】工作坊中聚焦“隐喻”的部分: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或表达含义,被广泛应用于诗歌、散文和戏剧等文学形式中。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隐喻”的工作,难在比喻的形式,它不直接使用“像”或“如同”这样的比喻词语,而是通过暗示或间接地将两个事物联系起来。

在逐字稿训练中隐喻作为一个词语,没有固定的结构,它可以在句子中作为名词、形容词、动词或副词使用。隐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甚至是一个句子,而“可怕”的是,隐喻以跨越时间线出现的某个行为,某种场景的氛围来传递信息。

一般学习隐喻的使用方法是阅读文学作品、诗歌和散文,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样的方式,也是帮助我们从图像化的“意象”,到一个符号承载的“隐喻”来贴近来访者的经验。

举例:

来访者说:“我觉得自己像一块白板,记性不好想不起一些事情让我有点烦。”这里有一个意象“白板”。如何对“白板”进行工作呢?

白板是一块具有固定面积,用来承载语言词汇的工具,它用来显示词汇或者图形的样子,记录痕迹是它重要的功能,同样的,白板还需要被及时擦除,写不上字或者擦不干净的白板是不好使的。这是在表面文字材料中可以获得的对“白板”的理解,从单一的来访者对“记不住”的抱怨,来看到TA对“白板”功能单一的截取,能记录,能清除,才是“合格”的白板,通过补充这个视角,来尝试抚平来访者内在的褶皱。

如果把白板用来象征自己的记忆,同时隐喻了自己的人生,这就从单一的“白板”开始升维到更广阔的层面,从白板物理特质的起点出发,扩展到TA的感受性上,TA希望写上什么?那些内容是TA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记载?TA对此有怎样的感受?TA想擦除掉什么内容呢?

“隐喻”带有一个故事的叙事线和空间感,既然有白板,那么就存在写字的人,除了来访者自己,还有谁往上面写字?是写给自己看的,还是写给公开场合看的?写字的人对这块白板是什么感受?在这一层,开始涉及到“白板”与“自身”和“他者”的互动。

“隐喻”里一切皆可为客体,一切也皆可为主体,当来访者的主体性被照亮之后,作为物化的“白板自我”登场,它如果能说话,它想表达什么?它会有梦想吗?TA曾经被摆放在怎样的环境里被怎样的对待?它见证过怎样的时刻?或者它也会有一段奇幻漂流的冒险旅程?

“隐喻”作为涵容所有故事的集合体,它可以并联来访者世界里不同的空间,以及跟咨询师相关联的部分,白板上会擦掉来访者跟咨询师一起工作的记忆吗?如果白板上有来访者舍不得擦掉的回忆,那么不得不擦除的时候,那些回忆在哪里?来访者会觉得永远的失去了它们吗?

……

当我们相遇“隐喻”的时刻,其实是“隐喻”早已拥抱了我们,以上通过对“白板”意象的工作,可以看到从简单的意象层,一步一步往更多方面去贴近来访者内心的真实体验。在一个看似平淡的形容词当中,一个意象和它承载的象征性意义逐渐升温并被激活,进而开始链接起很多维度的内容。原本看似毫无关联的拼图碎片,借助此方法得以相互靠近,最终拼凑出一个崭新的完整面貌,被我们所清晰识别,这是一个立体的,丰富而生动的故事呈现,当不同的角色言之以尽时,也是“隐喻”推陈出新,不断生根发芽焕发生机的时刻。

03

从春天的萌芽到夏日朗朗清风,经历过舒展也迈向成熟,漫步在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的秋夜,于寒冬中沉静,体会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从春夏秋冬工作坊一路走来,持续的推进把文字材料、语言信息,朝向美感的体验。

尝试探索从碎片化、单一的意象与象征的起点出发,把它们安置在“隐喻”世界的立体空间内,咨询师体验自己从“容器”到“有机生命体”的存在,通过具体表达方式的训练(写作,绘画)来进行“承析启”的回应练习,抵达跟生命对话的感受。

带领者杨醉文老师有17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九州心理“承析启”应用于心理咨询基础训练小组的资深带领者,从2018年开始接受张沛超老师精神分析本土化系统培训和督导至今,对于易心「八」法基础心理咨询技术的演练与深化有丰富的带教经验。本次课程她将通过理论讲解和演练互动,以及案例督导,跟大家一起领略“四季如诗”。

适合人群:

对张沛超老师易心「八」法体系有一定了解的心理学从业人员或者爱好者

温馨提示:与带领老师存在咨询关系者不可参加本次课程。

授课老师简介

杨醉文

中级心理治疗师

二级心理咨询师

三甲医院临床心理科与儿少心理科工作14年、独立执业3年,已有17年工作经验。曾任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与康复中心&孤独症谱系障碍询证治疗与研究中心治疗师团队负责人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带教老师

2018年开始接受张沛超精神分析本土化系统培训至今,一直在接受张沛超老师内部团体督导,并负责张沛超老师团队的教学主管工作。

张沛超老师《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插画作者

擅长表达性绘画治疗,常见心理困扰和精神障碍康复指导,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干预指导,阿斯伯格社交训练等,个案经验时长7000+小时,督导时长1000+小时

项目课程时间地点和主题安排:

1、【春晖】课程时间:2025年4月26日,主题:“隐喻”线上一日工作坊。

2、【夏清】课程时间:2025年6月14日,主题:“诗意的回应”线上一日工作坊。

3、【秋月】课程时间:2025年10月24-26日,主题:绘画心理治疗地面工作坊,地点:中国长沙。

4、【冬蕴】课程时间:2025年12月27日,“对症状的审美”线上一日工作坊。

授课形式:

1、三次线上工作坊在腾讯会议室线上直播,可回看3个月。

2、三天地面工作坊,在九州心理长沙本部培训教室举行

具体时间安排:

上午9:00—12:00,理论和演练互动

下午14:30—17:30,案例督导一份

地面工作坊下午的案例督导会带有互动体验的形式。

地面是小班制教学,不超过30人。

来源:九州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