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矿大(北京)师生这样践行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23:22 2

摘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国家重大标志性活动,作为33所志愿者来源高校之一,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学校组织了104名师生志愿者服务于故宫、奥体中心地铁站路线引导和礼宾人员模拟3个岗位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这是学校践行“为党育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9月3日上午9时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这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中华民族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宣示。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师生以各种方式

积极参与和关注着此次纪念活动

共同铭记庄严而伟大的时刻

坚守!服务与保障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是国家重大标志性活动,作为33所志愿者来源高校之一,在上级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学校组织了104名师生志愿者服务于故宫、奥体中心地铁站路线引导和礼宾人员模拟3个岗位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这是学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师生的担当和奉献!

纪念大会在学校干部师生中

引发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 韩尚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代的“胜利之路”,必须以科技创新夯实强国根基,以原始创新突破关键瓶颈。盛大阅兵所展示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辉煌成就,正是科技驱动发展的生动体现,进一步坚定了我们贯彻落实“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心。作为一所以能源矿业为特色、始终与国家能源事业同频共振的高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推进原始创新的强大动力。要紧密围绕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重大战略需求,勇担“国之大者”,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等重点方向,持续发挥在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力争实现原始创新与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探索形成“思政铸魂、科技赋能、人才支撑”的一体化育人路径,着力培养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服务能源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实践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矿大(北京)智慧和力量!

校长、党委副书记 刘波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宣示,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揭示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彰显了对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必胜信心。这是振奋人心的时代强音,这是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新的历史。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服务我国能源科教事业,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要扎根中国大地,着力培养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引导青年大学生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要勇攀科技高峰,坚持自主创新,全力攻克能源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征程上,我们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能源强国作出新贡献。

学校原副校长 范迅

有幸作为一名老教师代表观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亲耳聆听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亲眼目睹我军的威武雄姿和精良装备,亲身感受阅兵现场的热烈氛围,深感震撼和自豪!特别是看到天安门城楼上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将士们接受总书记的慰问,以及当年在战场上威震敌胆的英雄部队的战旗飘过天安门广场,更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正是这些前辈与无数先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守护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国富民安。勿忘国耻,缅怀先烈,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要让我们的后代永远铭记历史教训,懂得今天的盛世来之不易,坚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铁律,用抗战精神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维护和平而努力拼搏。

能源与矿业学院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周宏伟

亲历现场观礼,心情难以平静,尤其是久久回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今后工作中,我要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化为教学科研工作的不竭动力。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采矿工程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守正创新,认真落实好有组织科研。以国家深地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为契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煤基新能源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全面提升我国深部资源获取能力。要持续发力,建设好矿业工程一流学科。充分发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引领作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智能化发展需要,全面提升矿业工程学科水平。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吴建松

亲历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深切感受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场直抵灵魂的精神洗礼。铁流滚滚,方阵如山,铿锵步伐,踏出雷霆万钧。战旗猎猎,战鹰穿云,利剑出鞘,尖端装备在阳光下闪耀着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锋芒,这一切无不彰显大国实力和民族自信。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我对这磅礴气势背后展现的科技自立自强尤感振奋。阅兵场上军人坚毅的目光与挺拔的身姿,不禁令我联想到教育科研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担当,皆需持之以恒的毅力、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报效祖国的情怀。我将以这场洗礼为新起点,把阅兵场上展现的科技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转化为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动力,推动学院发展,为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贡献力量。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高洁

阅兵式上,党旗、国旗、军旗依次铺展,党旗领航在前。那一刻,我们忽然读懂了旗帜背后的深意:历史反复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惊涛骇浪的根本保证。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我们必须将“党建引领,一融双高”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转化为办学治院的硬核实力,在“双一流”建设中彰显党组织战斗力。让我们以纪念胜利的荣光为起点,在改革攻坚一线高举党旗,带领学院师生持续扎根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土壤,以“十五五”规划建设为契机,用解放思想的锐气突破桎梏,在创新实践中培育服务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建设目标的管院竞争力,用抗战精神点亮“精彩管理”奋进之姿!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盖逸馨

八十年风雨兼程,八十年浩气长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能够现场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深感这不仅是一场庄严的纪念,更是一堂生动震撼的思政课,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自信与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铿锵有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时代呼唤,更是肩负的使命。当八十面功勋荣誉战旗迎风飘扬,那是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更是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受阅方阵威武雄壮,不仅展现数量充沛的强大力量,更彰显捍卫和平、维护正义的坚定决心。东风-5C导弹强势登场,歼-20S战斗机震撼亮相,国之重器彰显人民军队强大的战略威慑力,为和平守护再添坚实保障。历史承载过去,更会启迪未来。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把大会的震撼与感动,化作常讲常新的课堂经典,将抗战精神中的家国情怀、英雄气概融入教学。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铭记历史,领悟和平来之不易,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践行者。

体育教研部主任 杨三军

观看了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我内心深受震撼,感动不已,更感到无比的自豪。阅兵式上,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国防力量的强大。尤其是当一件件先进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时,我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科技与军事的飞速发展,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民族自信的体现。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学、科研工作者,此次阅兵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责任感。我深知,体育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将更加致力于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科研创新,努力研究并实践科学的体能训练与健康防护,特别是为军人、航空及其他特种作战人员提供专业的体能支持与保障。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作战能力和身体素质,更是为国家安全贡献体育人的力量。

对外联络(基金会)与档案馆联合党支部副书记 左东方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与伟大胜利,而记载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的电文、照片、日记等档案昭示着中国和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作为高校档案馆工作人员,我对档案工作在存史、资政、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有了更深的体悟。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做好档案、校史的征集、保护与整理工作,夯实历史研究的资源基础。要加强对校史档案的研究阐释,推出更多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编研成果和文化产品,服务学校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丰厚历史滋养。要坚守“为党管档、为校守史、服务师生”的职责使命,以兰台人的默默耕耘,为守护红色校史基因库、传承中华民族共同记忆贡献力量。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刘淑琴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能够亲历纪念大会,我深感荣幸与震撼。方队铿锵、装备列阵,不仅展现了国家的国防力量,更寄托着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与对和平的珍视。这场庄严的仪式,也让我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国家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与国防安全的重要意义。我将以此为契机,把阅兵所传递的爱国、奋斗与团结精神融入教学,加强学生思想引领。以饱满的热情与严谨的态度投身科研,推动自身专业领域的探索与突破。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学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25级博士研究生 谢天

参与纪念大会的志愿服务,是一次光荣而难忘的历练。我深切体会到,周密准备与高效团队协作是保障活动圆满的基石。作为协和门外的固定岗志愿者,我耐心引导前往不同方向的观礼人流,这锻炼了我的沟通与应急能力,也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此次经历让我倍感自豪,未来我愿继续投身志愿服务,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首都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能源与矿业学院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谢小玉

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当一列列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一件件先进武器装备展现在世人面前,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阅兵现场的欢呼声、爱国歌曲旋律等等声音,仍然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何其有幸,能够去到现场观礼!这次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宣誓。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富强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这一切,都离不开无数先辈的艰苦奋斗,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要继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我要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管理学院会计专业2024级硕士研究生 张仕麟

作为一名退役士兵,能以研究生身份参与阅兵保障志愿服务,我倍感荣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感受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对国家发展的坚定擘画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怀。在纪念大会现场,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本次纪念大会的恢弘壮观,战士们一声声的震天呐喊,军乐团一首首的时代强音,点燃了我内心“若有战,召必回”的炽热信念。本次纪念大会结束,我就要重返部队参加为期一月的预备役训练,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战精神。退役复学,身份转变,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责任从未改变。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和建设者,我们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营养,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日常,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 鲁一泽

参与此次志愿服务,担任神武门东固定引导岗志愿者的经历,让我倍感光荣。我的任务是引导东筒子夹道车辆有序通行,每一次演练,看着整齐的车队驶过,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纪念乐曲,我深刻感受到这场盛会的庄重与意义。这场志愿服务,让我触摸到历史最温热的肌理:伟大从不是孤峰,而是无数平凡人用责任垒起的山脉。此后再想起这一天,不会只记得神武门的晨光,更会记得自己曾是那束光里,守护过和平的一分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矿大(北京)将牢记嘱托,勇担使命!

致敬伟大胜利!

祝福伟大祖国!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