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宋词,最美在清明,惊艳了时光,唯美了流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09:47 1

摘要:欧阳修对颍州西湖可一往情深。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调任颍州,刚踏上这片土地,他便深深爱上了这里。他“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思颍诗后序》)。

汇集古诗词里的精华,让您的查阅更加便捷
----❀❀---❀❀---❀❀---

此时,有燕子归来,有梨花飘落,有绿草如茵。

此时,有春光旖旎,有杨柳堆烟,有流水东去。

杏花如雨,有牧童遥指,酒旗招摇处,是心灵的暂居处。

红霞映水,有月挂柳梢,繁花似锦处,千朵万朵压枝低。

清明,落入宋词,又有多美呢?

【1】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欧阳修〔宋代〕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乃是宋代欧阳修的佳作。

欧阳修对颍州西湖可一往情深。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调任颍州,刚踏上这片土地,他便深深爱上了这里。他“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思颍诗后序》)。

随后,他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数年后,他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十首《采桑子》。这首即其中之一。

开篇欧阳修便点明了西湖在清明与上巳时节的美好,繁华之景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西湖周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道路上一辆辆装饰华贵的马车,车轮镶嵌着珠宝,在绿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他们争相前行,互不相让,都想尽快领略这西湖的美景。

随着日暮降临,游玩的人们相互结伴准备离去。他们有的清醒,有的沉醉,喧闹声此起彼伏。清醒的人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一天的见闻,沉醉的人则在同伴的搀扶下,嘴里还念念有词,沉醉于西湖的美景之中。

道路蜿蜒曲折,堤岸倾斜有致。一路走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盛开的鲜花。花朵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西湖装点得如诗如画。

这首词以其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将西湖的繁华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独特的魅力。

【2】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宋代〕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朝中措·清明时节》乃是宋代张炎的词作。

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北宋灭亡以后,他也家道中落,晚年则漂泊落拓。

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抒发了飘泊沦落之悲情。词人选取清明时节的景物,独出心裁,用平素并不显眼的词语来写情愁,用词精妙,表达得有条理,使得整首词极具韵味。

清明时节,雨声喧哗不止,仿佛是上天在倾诉着无尽的哀思。潮水汹涌,不断地冲击着渡头的沙滩,澎湃的力量令人震撼。

梨花在风雨中绽放,却以一种清冷的姿态看着世间的人们。人生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许多人苦苦眷恋着天涯海角,漂泊不定,为了梦想和追求而四处奔波,却往往在孤独和迷茫中徘徊。就如同那些为了功名远走他乡的游子,他们在异乡的风雨中思念着故乡的温暖,却又不得不继续前行。

有着燕子穿梭的帘幕、黄莺啼鸣的门户,还有云雾缭绕般的窗户和楼阁,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景象。然而,当酒醉醒来,却只听到乌鸦的啼叫声,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徒增了几分凄凉和寂寞。

在这伤感的时刻,折下一枝杨柳,可是,曾经熟悉的家园已经物是人非,心中的归宿依然无处可寻,归来时,又能将它插向何处呢?

折柳在古代常常象征着送别和留念,而在这里,折柳更凸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无依。因为国破家亡,故人不在,无人可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将清明时节的景象与作者的内心感受紧密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份浓郁的忧愁和对人生的思索

【3】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吴文英〔宋代〕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吴文英是南宋的词人,被称为“词中李商隐”,虽然一生未入仕,却在南宋词坛驰声传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那些哀艳动人的词篇。

吴文英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存词有三百四十余首,其《梦窗词》在数量上除辛弃疾、张炎外鲜有人与之抗衡;就题材而言,这些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酬酢赠答之作,哀时伤世之作,忆旧悼亡之作。

这首《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属于伤时之作,意境深邃,情感细腻,令人陶醉。

嫣红的花朵仿佛带着羞怯,微微蹙起的眉头蕴含着浅浅的愁恨。晚风吹拂,却仍未停歇,一片片如锦绣般的花瓣纷纷飘落,点缀着那厚重的绿茵草地。

古老的堤岸如同燕尾般向两边分开,清澈的湖水中,桂木制成的船桨轻轻划动,惊起了一群自在飞翔的鸥鸟。岸边,华丽的马勒斜倚在天边残云之下,仿佛在回味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千万缕碧绿的柳丝似乎也怀着幽怨,沿着蜿蜒的小路逐渐深入宛如仙境般的山坞,却让人在这曲折迷离的路径中迷失了方向。

思绪悠悠地飘荡回转,隔着花丛不时看到那婀娜多姿的背影,那纤细的腰身犹如楚国女子般轻盈曼妙。这美丽的背影瞬间吸引了目光,让人不禁猜想这女子的面容该是何等的娇美,她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徘徊犹豫之间,想起曾经在门上题诗时内心的惆怅,丢失鞋子时的牵挂萦绕心头,数次约定的幽会却总是难以如期实现。那一次次的失落和失望,如同尖锐的刺,深深地扎在心头。

直到此刻才恍然发觉,留恋不舍的深情都留在了那含情脉脉的眼眸之中,因为这美好的春天,身形也日渐消瘦,衣带渐宽。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相思之苦,让人憔悴不堪,却又无法自拔。

想到明日的种种事情,唯有孤独的烟雾冷冷相伴,整个湖面或许会被风雨所笼罩,成为令人忧愁的景象。仿佛能看到那狂风骤雨中,湖面波涛汹涌,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和压抑。

远处的山峦在暮色的笼罩下显得愈发黛青,尘世的波澜渐渐平静,碧绿的湖水也了无痕迹。这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仿佛在告诉人们,一切的繁华与喧嚣终将消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感慨和沉思。

整首词以其精妙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为我们展现了西湖清明时节的迷人景色以及作者内心复杂交织的思绪,宛如一首动人的乐章,久久萦绕在读者的心间。

来源:柳月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