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浴血奋战,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9月3日上午,青浦消防救援局组织全体指战员观看纪念大会并开展交流研讨。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浴血奋战,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9月3日上午,青浦消防救援局组织全体指战员观看纪念大会并开展交流研讨。
直击大会直播,共览祖国风采
聚焦交流研讨,凝聚前行共识
观看大会后,全体指战员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支队各级党组织立即开展学习研讨,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感悟大会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办公室
主任 马 驰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广场前旌旗飘扬,铁甲生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仪式隆重举行。我怀着无比激动与崇敬的心情收看完整个仪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深受教育与鼓舞。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历史启示课。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重量、和平的珍贵以及自身肩负的责任。我们将把从大会中感受到的震撼与感动,转化为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的不竭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信息通信科
科长 李秀泉
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情无比激动。受阅部队铿锵的步伐、现代化的装备,展现了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让我深感震撼与自豪。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不仅是国威军威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作为消防救援队伍的一员,虽岗位不同,但守护人民的初心一致。阅兵场上的英姿,激励我在灭火救援的战场上,更要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恪尽职守,苦练本领。我将铭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守护万家灯火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防火监督三科
科长 贡 润
今天,我们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我深受教育和鼓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本职岗位,以不畏艰难、团结奋斗的姿态,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务科
科长 卫思祺
我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整齐的方队、先进的装备依次亮相,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也让我作为消防支队财务科科长的责任感愈发强烈。阅兵彰显的“精准、高效、协同”精神,与消防财务工作高度契合。今后,我将以大会精神为指引,严格把控消防经费预算,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精准投入到装备更新、训练保障等关键领域,为提升消防救援能力筑牢财务支撑。同时,铭记抗战先辈的奉献精神,在财务岗位上坚守原则、履职尽责,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财务力量。
青安站特勤分队三班
消防员 杨国中
作为一名消防员, 当看到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步伐、高昂的士气和精良的装备时,我内心充满了自豪与骄傲,这次大会展示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巨大成就,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人民军队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风采。作为一名消防员,我将以此次大会精神为契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抗战精神,立足本职岗位,恪尽职守,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消防誓言。
城北站灭火救援二班
副班长 陈虎彪
八十多年前,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史诗。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一名消防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和平年代,我们虽然不用像抗战先烈们那样血战沙场,但我们同样是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我们要以抗战先烈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白鹤特勤站
站长助理 陈伟
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深感振奋与责任在肩。整齐列阵与先进装备彰显国力军威,更映照出先辈不屈精神的传承。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一员,我们与人民军队同根同源,同护山河、同保平安。回到岗位,我将把大会所激发的忠诚与担当,转化为日常训练的更高标准、灭火救援的更快响应、服务群众的更暖温度,时刻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
华新站特勤分队二班
消防员 杨明扬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准时守候在屏幕前,全程观看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作为消防员,我深刻体会到:一 要传承抗战精神,在灭火救援中逆火而行、不畏艰险;二要对标现代化装备标准,刻苦训练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三要筑牢安全防线,做好日常隐患排查和消防宣传工作;四要永葆为民初心,在抢险救援中践行"火焰蓝"的使命担当。我们将以阅兵精神为动力,继续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新时代的平安守护者!
金泽站
站长助理 范天福
当《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广场响起,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场阅兵,更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 —— 先辈的热血与今日的担当同频共振。战旗方队里,“平型关大战突击连” 的旗帜猎猎作响,那是 “不畏强敌、敢于亮剑” 的血性传承;维和方队的蓝色贝雷帽,彰显中国军人作为和平守护者的国际担当。作为一名消防救援队员,我将以 “火焰蓝” 续写 “为人民而战” 的誓言:平时练到极致、战时冲在最前,让 “忠诚、勇敢、担当” 的精神在每一次救援中发光发热,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守护和平。
练塘站
副政治指导员 高拯平
今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内心澎湃,倍感自豪。这场阅兵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厚内涵与长远寓意。观礼台上那些老兵身上承载着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作为党员,我们要赓续鱼水情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让抗战胜利的精神火种成为新的奋斗起点。
崧泽站特勤一班
消防员 孟运雄
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作为一名曾在武警部队服役,现身为消防站特勤一班的消防员,我深感使命在肩。阅兵式上的庄严场景和总书记的重要话语,让我回忆起往昔在部队的岁月,也更加坚定了我守护人民的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传承阅兵展现出的精神,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苦练救援技能,时刻准备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铮铮誓言。
徐泾站特勤分队二班
副班长 冯文全
历史的辉煌需要铭记,未来的篇章更需我们奋力书写。作为新时代的消防救援人员,让我们铭记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过硬的本领,全力投入到消防救援事业中,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不断提升应对复杂灾情、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确保在危急关头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再立新功!
盈浦站灭火救援一班
副班长 刘勇
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看着受阅方阵昂首阔步,耳畔回响的不仅是军乐,更是先辈浴血的呐喊。作为消防员,我深知“守护”二字的重量——当年先辈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御外敌,如今我们以逆行之姿护万家安宁。火场上与烈焰博弈,洪水中同险情赛跑,我们每一次冲锋,都是对“不畏强暴、敢于胜利”的抗战精神的传承。今后我将不断夯实过硬本领,守护百姓,守护先辈用牺牲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
重固站灭火救援二班
班长 陈志刚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为人民军队的英勇无畏而骄傲。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家角站特勤分队
分队长 曾洋成
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当看到整齐的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抗战老兵的敬礼让我深受感动,他们的奉献我们永记心间。作为消防救援指战员,我将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苦练救援技能,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巷站政府专职
消防员 韩一磊
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作为一名消防员与预备党员,我心潮澎湃。受阅方队的铿锵步伐、先进装备的震撼亮相,让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这是先烈用热血换来的。老兵们的身影更让我肃然起敬,他们的精神是信仰的明灯。我会以先烈为榜样,扛起消防救援重任,守护人民安全;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历史不容忘记,和平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未来。作为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更应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践行训词精神,做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