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9月2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组织学生走进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开展了一堂深入亿万年溶洞的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课程。
昨天(9月2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组织学生走进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开展了一堂深入亿万年溶洞的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课程。
双河洞内,溶洞瀑布、地下河及多形态钟乳石等地质景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地观察内容。
“书本上的溶洞图片和形成原理较为抽象,化学方程式也难以完全呈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大二学生李泓君表示,“亲身走进溶洞,像翻开了一本没有文字的书,石帘、石笋等实景让我对喀斯特地貌有了更直观而深刻的认识。”
当天下午,学生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在银河洞进行洞穴攀岩实践。“注意脚下,踩稳一步,平行过锁……”学生们佩戴头盔及防护装备,向洞穴内部行进。
“攀岩之前就对这次挑战充满期待,在亿万年形成的地质环境中探索,过程充实又富有启发性。”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裴璇子表示。
据悉,此次北大地空学院贵州实践活动为期三天。师生还前往了遵义会议会址、伟大转折剧场、绥阳黔北粮仓及绥阳中学等地,开展实地参访、现场教学和互动研讨。
“贵州作为喀斯特地貌典型区域,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我的专业方向是借助精密仪器探测地表形变,为交通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再来贵州,参与相关建设,为发展贡献力量。”专攻固体地球物理学的裴璇子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160余所高校的万余人次学生到遵义绥阳开展社会实践与研学活动。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