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镜头扫过她挺直的背影,人们终于明白,这不仅是一位运动员的高光时刻,更是国家对她的肯定。
她两夺奥运女单金牌,却因赛后脱口而出的“我的时代到了”,遭受全网黑粉的语言攻击。
如今,她没有带球拍上场,却站上了另一个更高的舞台——九三大阅兵观礼台。
当镜头扫过她挺直的背影,人们终于明白,这不仅是一位运动员的高光时刻,更是国家对她的肯定。
这场阅兵,她配得上每一声喝彩。
2025年9月3日,北京,一年里少有的“仪式感天花板”场面——九三大阅兵隆重举行。
镜头扫过观礼台,正当大家寻找熟面孔时,忽然有一位“穿得很精神”的身影进入视野:
不是常驻央视的老面孔,也不是某部新剧宣传期的流量艺人,而是——陈梦?
没错,那个在奥运会上一边打球一边“抗舆论”的女乒大将。
这回没穿球衣没拿球拍,穿得优雅干练、坐得笔直,出现在国家盛典的核心嘉宾区。
要知道,这种级别的活动,不是随便谁都能被“请过去看看”的。
对运动员来说,能从领奖台走上观礼台,这不仅仅是“成绩优异”那么简单,而是一种象征级的认可。
陈梦本人也不含糊,为了这次阅兵,她提前抵达北京,把一切准备做到极致。
自己发了个小视频,状态轻松但不失庄重,脸上挂着笑意,但能看出比平常多了一丝拘谨。
她还透露,特意去请教了专业化妆师,研究怎么让妆容显得“有气色”“不疲态”。
她说她想把最好的精神状态带到现场,不想掉链子、不想有闪失。
甚至自己提前排练化妆流程,为的就是第二天早起能按部就班,不手忙脚乱。
她曾靠球技让国旗在奥运赛场上升起,如今则以另一种姿态,与国家同频共振。
她从来都不是靠“上热搜”来爆火的,“仪容管理”都精心准备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践行——什么叫代表国家形象。
这不是陈梦第一次成为焦点,却是为数不多的踏进了国家级别的荣耀现场,真正成了“被看见”的那一类人。
于是,铺天盖地的弹幕开始分析:为什么是她?
陈梦这一路走来,奖牌确实不少,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那句被剪辑到快“社死”的发言——“我的时代到了”。
那时,她刚夺得奥运女单金牌,热血上头说了句实话,却被外界一顿围攻,说她太狂、太自我、太不谦虚。
于是,那句话从“高光宣言”迅速变成了“高调代表”。
从那以后,陈梦成了舆论场上的“自带争议体质”。
比赛赢了没人夸赞,输了却被说“活该,狂得早”,不上场又说“退役摆烂”,上综艺又被说“想靠流量续命”。
她既没回怼,也没“发长文控诉”,只是继续按自己的节奏训练、比赛、低调调整状态。
直到巴黎奥运会,她又一次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蝉联女单冠军,成了乒坛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双冠王”。
她没有再重复那句“我的时代”,但她用成绩做出了更有分量的回应。
从少年队的训练场,走进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蝉联金牌,她用十几年把那句“狂言”兑现成现实。
倒是那些盯着她有没有拿世乒赛冠军的人,至今还在评论区里算数。
却忘了,两块奥运会单打金牌加在一起的含金量,早已把“世乒赛是不是也该有一个”这种问题,远远甩在了后头。
哪怕她后来主动退出了世界排名,没再参加正式国际赛事,球迷还是会习惯性地把她当成“主心骨”来盼。
说白了,大家不是看她还在不在积分榜上,而是看她心里有没有还在发光的那团火。
陈梦的“退”,并不是退休,而是换了一种姿态继续在赛道上发光。
先是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定期发布训练视频和公益内容,然后投身青少年乒乓球赛事推广,担任青联委员,参与各种主题综艺……
而最让人佩服的是,华北突遇洪灾时,她第一时间响应公益号召,带头捐款捐物,连人都亲自到前线支援。
这种从运动场走向社会舞台的跨界节奏,说是“模范”不过分。
在节目《是女儿是妈妈》里,她和母亲逄敏一起出现,卸下了所有“冠军”的光环。
观众第一次看到一个不再是穿运动服、背球拍的陈梦,而是那个会被妈妈唠叨、会下厨做饭、会扯家常的“陈家女儿”。
节目里,她和妈妈坐在沙发上聊成长、聊舆论、聊“我的时代到了”那句话背后的委屈。
那种坦诚和脆弱,是比赛场上永远看不到的风景。
她代表的,不只是那个叱咤球场的“女单冠军”,更是一个运动员面对非议不吭声、背后默默做事的真实样本。
三这场盛典,不止让人看到了一位运动员的“国家认证”,也让不少人想起——她母亲曾经也是军人。
从小就在“纪律+训练+爱国”三重奏中长大的陈梦,或许骨子里的那股执拗、那份向心力,早就不是训练出来的。
什么“400亿买金牌”这类离谱言论,她一笑带过,用句“拍电视剧都不敢这么写”轻轻放下,反倒更显从容。
真正的反击,从不是嘴上说了什么,而是用脚走出来的路。
有人说她退出世界排名是“低调退场”,也有人说她是“体坛摆烂第一人”。
她没靠热搜维持存在感,却反而变得“无处不在”。
综艺片段、体育专题、国家典礼等,各个板块都给她留了一席之地。
更重要的是,她没忘了身上的责任感。
她不只是某一届奥运会的女单冠军,更是新时代下运动员的“升级版本”。
既有专业技能,也有公共意识;既能提拍上阵,也能登台讲话;既能在奖台上流泪,也能在洪灾中带头捐款。
能走到这一步,不是靠粉丝打榜、平台包装,而是靠二十年不间断的磨炼和打拼。
她那一路挥汗的青春,被压缩成了一张张代表荣誉的奖状,也酿出了如今面对风浪时的不动如山。
当陈梦站在阅兵观礼台上,镜头从她身边扫过,很多人可能才意识到:她的光芒不止来自金牌,更来自于她站在哪都能撑住场的气场。
毕竟,并不是每一位冠军,都能在退下赛场还能走上政治、公益、文化等多个平台。
当下许多年轻运动员,都在“饭圈文化”与竞技压力之间摇摆不定。
成绩好,被过度追捧;成绩差,立刻就有“落魄”“过气”的标签贴上来。
真正的冠军不是靠热搜维持人设,也不是靠刷屏维持人气,而是靠一次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行动,来延长荣耀的“保质期”。
不是没有被误解、没有被攻击,但她没去拉踩别人、没回怼网友,也没“开直播澄清”或“发长文控诉”。
而是静悄悄地用另一种方式,把自己活成了无法取代的“标杆”。
她曾靠成绩站上领奖台,如今靠榜样的力量站上国家大典的嘉宾席。
这种跨越,不能简单理解为“人脉好”“关系硬”,而是她这些年走过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国家对新时代运动员的期望之上。
她早已不需要再说“我的时代到了”,因为她已经用整个职业生涯,完成了对那句话的诠释。
如今的她,从赛道走向国家舞台,从“金牌选手”成为“全民榜样”。
郑钦文、苏炳添、潘展乐、姚明……多位体育健儿受邀观看九三阅兵.南方网-百家号 [引用日期2025-09-03]
陈梦否认“已领证结婚”传闻,称找到合适的人会官宣.鲁中晨报 [引用日期2025-07-27]
陈梦首次回应“退出世界排名”:有舍才有得,如果要打就从零分开始.环球网 [引用日期2025-07-07]
陈梦坦言“不想退役”,期待再参与奥运:很享受打乒乓球,在奥运会上是我最幸福的时候.环球网 [引用日期2025-06-15]
来源:小东美食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