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将大学毕业的小王应聘了一家投资公司,面试官称其今后的工作就是帮公司拉客户、吸收资金,一年收入几十万元不成问题。在接受了公司十天“洗脑式”培训后,小王匆匆“上阵”。
每年的毕业求职季,大量年轻人走出校门初入职场,极易误入披着“高薪”外衣的招聘陷阱。
即将大学毕业的小王应聘了一家投资公司,面试官称其今后的工作就是帮公司拉客户、吸收资金,一年收入几十万元不成问题。在接受了公司十天“洗脑式”培训后,小王匆匆“上阵”。
按照领导的安排,小王主攻亲朋好友加乡邻,通过走家串户或打电话、发微信,或召集小会的形式,动员他们到自己所在公司投资,宣称公司有价值数千万元的钨条做资产担保,并许诺支付月息3%、年息36%的高额利息。
短短10个月内,小王共吸收52人投资464.5万元,拿到25万元提成。事实上,这家公司就是个圈钱公司,资金投入后几乎没有追回的希望。案发后,小王因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锒铛入狱。
近年来,网络诈骗、网络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经常实行公司化运作。犯罪团伙通过注册公司、租赁写字楼等办公场所,包装成金融服务、文化传播、网络科技等类型公司,通过正规求职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在求职过程中,不法分子通常抓住人们求职心切、社会阅历不够丰富的劣势,以虚假承诺为诱饵,或者以“高额回报”策动员工成为非法集资的“帮凶”。求职时一定要谨慎识别虚假招聘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淄博日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