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滇东西部协作 | 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交出亮眼成绩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09:06 2

摘要: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徐汇区“组团式”帮扶医疗团队先后派出2批次共9名队员,云南省肿瘤医院“省管县用”帮扶医疗团队先后派出3批次共12名队员,跨越山海,为元阳县人民医院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近日,沪滇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在元阳县人民医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一系列帮扶举措成效显著,让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精准配置强根基,精英汇聚谋发展

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徐汇区“组团式”帮扶医疗团队先后派出2批次共9名队员,云南省肿瘤医院“省管县用”帮扶医疗团队先后派出3批次共12名队员,跨越山海,为元阳县人民医院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我们带着使命和责任来到这里,就是希望能为元阳的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元阳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沙键说道。

精英掌舵立标杆,制度护航铸精品

帮扶团队通过完善元阳医院各级管理委员会架构,强化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借鉴上海医院管理制度,对医院各项制度重新梳理汇编,分为医院管理篇、医疗质量篇和护理质量篇三大部分,共900余项规章制度,其中新增300余项,修改完善600余项。同时,制定完成上海市徐汇区“组团式”帮扶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人民医院工作方案(2022 - 2035),为医院长期发展筑牢根基。

元阳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白春发表示:“这些制度的完善,让我们的管理更加规范,医疗质量有了更坚实的保障。”

专家示范开新局,医技革新结硕果

充分发挥“组团式”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建设优势,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得到多方支持。近3年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69项,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成果丰硕。2024年,胸痛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卒中中心通过国家认证并授牌,肿瘤防治中心、麻醉疼痛中心和慢病管理中心成功通过验收。信息化建设也取得突破,2024年8月通过云南省电子病历四级。

“以前很多病都要去外地看,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疗,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感慨地说。

深耕科研育高峰,创新突破领发展

在帮扶队员带动下,医院科研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获得6项县级课题立项,口腔科帮扶专家伍师鹏带领当地医护获得上海市徐汇区科委面上项目一项。2024年,帮扶队员周明作为课题负责人成功申报云南省科技厅的“沪滇协作”专项课题1项,眼科还联合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达1.974。

帮扶队员周明激动地说:“科研是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看到我们的努力有了成果,特别欣慰。”

匠心传帮带,本土英才蔚然成林

持续开展跟师带徒,采取“老带新”+“传帮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元阳医星”计划定向培养专业骨干人才。消化内镜检查及息肉切除、呼吸内镜检查及肺泡灌洗、口腔种植牙等一批新技术实现本土化。同时,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当地医护人员学习能力。

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吴政霖说:“跟着帮扶专家学习,我们的技术提高了,以后也能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

精神领航树品牌,环境升级展新姿

每月进行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关爱员工提供免费体检和胃肠镜检查,举行医师节宣誓活动,发放统一服装,增强职工凝聚力。改造卫生间、建设产科温馨病房,优化医疗流程,开设独立专家门诊区域,规范出诊制度,形成尊重专家、尊重知识的就医氛围。“现在医院的环境更好了,服务也更贴心了,我们看病也更舒心了。”一位患者家属说道。

传播矩阵连城乡,健康红利润民心

帮扶专家团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累计开展手术示教382例次,参加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792例,学术讲座167次,院内业务授课4678人次,组织教学查房83次。开展义诊活动60余次,累计义诊人群6500多人次。在省直小组协调下,医院迁建项目获上海市红十字会捐赠价值569万元的先进医疗器械,元阳县心电一张网项目也顺利落地,让百姓10分钟内可进行心电图监测并获取诊断。

沪滇医疗“组团式”帮扶,如同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元阳的医疗土壤。未来,随着帮扶工作的持续推进,元阳县人民医院必将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书写更加美好的健康篇章。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广大市民是城市的主人,人人都是优美环境的受益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创造文明向上、卫生整洁、秩序优良、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元阳哈尼梯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