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人为偷税者辩护的真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8 08:48 1

摘要:司马南被罚款900万的消息刷屏全网,很多不喜欢司马南的人立马转发朋友圈奔走相告。我仔细了解了一下,写了两篇文章,结果评论区让我大开眼界,让我瞠目结舌。

转自: 数字进化岛

司马南被罚款900万的消息刷屏全网,很多不喜欢司马南的人立马转发朋友圈奔走相告。我仔细了解了一下,写了两篇文章,结果评论区让我大开眼界,让我瞠目结舌。

一开始,我认为这件事儿很简单。一个偷税的人怎么还好意思说自己爱国呢?那这个爱国的幌子不就被打掉了么?

请注意,这里是偷税而不是漏税,偷税说明是主观故意的行为,而不是因为忙、或者因为不懂而忘了缴税。

纳税光荣,偷税可耻。也就是说,偷税的人就没资格说自己爱国了,没有资格大义凛然地指责他人了。

但是,司马南的死忠粉却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主要有两个逻辑:

第一,他们认为:偷税和此前质疑联想和柳传志、声讨阿里巴巴和马云以及对核电、铁路等其他领域的广泛批评都没关系,二者没有逻辑关系,偷税不能证明对这些民营企业的批评不对。

第二,他们认为:偷税这件事儿不是什么大事儿,只要想查,很多人很多企业都能查出点问题来。所以,这就是针对司马南,不想要让司马南替人民群众发声。司马南是被资本给搞掉了。

看了这些观点,我认识到这件事儿还挺复杂。其实第二点很容易反驳。因为第一次或者普通的偷税漏税一般都会提醒你缴纳税款和罚款,而不会直接调查。

司马南这件事儿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大数据。现在人们的收入都已经联网了,你收入过高,缴税过低,那大数据就能分析出来你可能偷税漏税了,所以这时候就会被调查。

另外,调查结果并没有说到司马南所说的MCN公司,那就证明这个公司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通报肯定会说出来。而且这个MCN旗下还有很多其他网红,也都没有问题。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司马南的确是主观故意偷税,所以被罚款被通报。而这和资本没有任何关系,哪个资本有能力指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

但是第一点确实很难说通。他们认为:偷税和此前质疑联想和柳传志、声讨阿里巴巴和马云以及对核电、铁路等其他领域的广泛批评都没关系,二者没有逻辑关系,偷税不能证明对这些民营企业的批评不对。

事实确实如此。偷税是偷税,质疑是质疑,这是两码事儿。偷税不对和质疑有没有问题,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抛开偷税的问题,质疑联想和阿里巴巴等等企业到底有没有问题呢?有理有据的质疑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司马南的很多言论本身其实站不住脚。

严格说来,司马南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对柳传志个人和联想集团名誉的严重伤害。司马南未经任何权威部门认定,私自给联想集团安上六行大罪。

他的许多所谓的揭发材料都是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实际上是恶意制造矛盾,引发网民对联想公司的厌恶、憎恨情绪,导致联想公司社会形象受损、社会信誉降低,严重侵害了联想公司的名誉权。

比如,在联想集团改制时的上级主管部门中科院已经做出明确说明联想改制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之后,司马南仍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放任自己的文章、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舆论发酵。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司马南的质疑根本没有硬核依据,却依然可能大行其道,依然可以笼络全网6000万粉丝呢?

6000万人相信司马南一个人说的话,而不是相信各种官方机构的声明,这本身不就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吗?我们不禁要问:司马南到底是怎么让如此多的网民成为自己的死忠粉的?

过去这些年,我很喜欢一部电视剧叫《铁齿铜牙纪晓岚》。那些讨厌司马南的人肯定想不到,在司马南的死忠粉心里,司马南就相当于是当代的纪晓岚。

这么比喻可能不完全合适,毕竟司马南不是官。但是在他的粉丝看来,司马南做了和纪晓岚类似的事情——那就是为民发声、为民请命。

他们心中的司马南是怎样的形象呢?对买办资本桀骜不驯、敢于针砭时弊、敢为弱者说话,为百姓尊严和利益而战斗。

这是当代的时代英雄,这是老百姓的包青天。从这个角度看,不是司马南笼络了无知百姓,而是群众需要司马南,群众需要一个为自己发声的“公众人物”。

我甚至看到,有文章拿司马南跟崔永元相提并论……表面看魔幻至极,实际上背后隐藏着普通民众对自己的代言人的渴望。

他们就像盼望明君一样,在盼望着有一个当代包拯、海瑞、林则徐、魏征。

所以,在他们看来,司马南们闭嘴了,有人才能放心吃百姓的肉,大胆喝百姓的血!

但是群众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

坏人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替自己“喊打喊杀”的标杆,让自己的愤怒表达变得正当且合理。

是这片土壤长出了吃人的怪兽,也是这样的坏人群体培育了司马南。当然也有很多人不是坏人,只是被忽悠了。

而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

追随司马南的群众,其实并不介意自己被人利用,也不介怀于自己的力量被他人“当枪使”,他们只是享受那种凌辱他人,在网络上“打砸抢烧”的情绪快感。

只要这片动辄喊打喊杀的土壤还在,只要这样的群众基础还在,只要“杀资本家,分姨太太”的思潮没有绝迹,那么,下一位“司马南”还会卷土重来。

来源:玉宇清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