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留学娃的自白:藤校放榜IvyDay过去多年,我仍常常被噩梦惊醒…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08:42 1

摘要:然而,对于走国际路线的同学来说,也有独属于自己的“年度噩梦时刻”——IVY Day。

大家好,这是我们EduKnow#留学圈热点的第72篇文章

都说,经历过高考都的人,每年到了6月份都会梦到自己回到高考的考场。

然而,对于走国际路线的同学来说,也有独属于自己的“年度噩梦时刻”——IVY Day。

每年3月底到4月初,成千上万的美本申请人迎来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天,八大藤校扎堆放榜,将美本申请季的紧张氛围推向高潮。

藤校是智力、努力与运气的终极较量。2024fall哈佛的录取率仅3.49%,普林斯顿4.62%,耶鲁3.73%。这意味着能拿到藤校Offer的人,已经站在全球学术精英的最顶端。

图源:IVY Coach

但热闹是别人的,对无数申请人而言,这是多年心血的终极考验,是决定未来四年,甚至更久人生走向的重要时刻。

对幸运的人来说,IVY Day是梦想成真的一天。对更多人来说,它是梦碎成灰的一天。

这一天,不仅关乎一个学生是否能够踏进理想中的名校殿堂,更关乎着对自己人生道路的认同与定位。

正因如此,IVY Day 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往往比想象中更深、更久。

提前预告一下:

IVY Day来袭,如何把握住未来的美本申请?

4月12日上海第4届留学菁英汇

50+ 顶级学校/机构,一站式补齐教育信息差

还有人气IP:多儿、拽姐在现场与你互动!

👇名额有限,点下方图片一键报名👇

IVY Day的前夕,几乎每个申请人都会经历一种几乎无法忍受的焦虑。随着日期一天天临近,心情的波动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迅速变化。

有人形容,这一天就像“宣判日”。因为无论你付出了多少努力、经历了多少挣扎,最终都将化作几行冰冷的邮件文字——

“Congratulations!” 或是 “We regret to inform you…” 短短几秒,过去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就会被定格,未来的走向也将因此改变。

在IVY Day漫长倒计时里,申请人会不自觉地陷入对过去的反思,一遍又一遍地复盘申请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如果当时再努力一点,GPA 是不是还能更高?”

“如果 SAT 再刷一次,分数会不会更有竞争力?”

“如果文书多修改几次,或许能更打动招生官?”

“如果那次竞赛没放弃,活动经历是不是就更出彩?”

这些“如果”构成了一个无休止的思维漩涡,让人越想越焦虑,越想越后悔。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 “选择性回忆”,指的是人们倾向于放大自己曾经的失误,而忽略那些成功的瞬间。

在IVY Day之前,这种心理作用被放大到极致,申请人瞬间化身成了自己的“最严苛考官”,不断挑剔、批判过去的决定和选择,甚至质疑自己根本不可能被藤校录取。

焦虑的不仅是等待,还有那种对未知的无力感。于是,很多人在 IVY Day 前会陷入 “无效反复检查” 的状态,明知道毫无意义,却还是忍不住去做:

一天无数次刷新邮箱,哪怕明知结果不会提前更新;

反复打开藤校官网,感觉多贡献一点点击率,就能积攒一点好运;

时不时在社交平台搜索“IVY Day 经验分享”,评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一位momo说:虽然知道刷再多次也不会改变结果,但至少让我有种自己“努力到最后一刻”的错觉。

长期处于这种精神高压状态下,很多申请人还没等到“宣判日”的到来就已经身心俱疲。

过去,我们说过太多安慰的话。“你最终会到达你注定要去的地方”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对于正身处申请季的孩子来说,这些话并不能真正缓解他们的焦虑。

他们害怕的不只是被拒绝,更害怕的是万一失败了,自己过去所有的努力将会变得毫无意义,更加无颜面对为自己倾尽所有的父母。

IVY Day的到来,就像命运的裁决,把无数人的情绪推上巅峰。藤校正式放榜当天,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泪流满面。

这一天的结果,似乎成了一种终极评判,决定了谁能被认可,谁要面对失落。

有人可能会疑惑:“大学而已嘛,进不了藤校就不会成功了吗?”

这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对于有执念的学生来说,藤校的象征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大学本身。

被藤校录取的学生,当然会欣喜若狂,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而那些没能拿到offer的人,往往会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开始否定自己的能力,尽管他们已经拿到其他顶尖名校的offer。

有人在被藤校拒绝后,花了好几年时间才真正接受这个现实,甚至需要借助心理咨询来走出阴影。

有人则用更长的时间去理解,“没有进入藤校”并不等于“自己不够优秀”。

对他们来说,真正让IVY Day变得难以释怀的,不是那封拒信本身,而是它带来的“自我认同冲击”。

图源:小红薯IL60637

很多申请人从小到大都是天之骄子,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习惯了“第一名”“天才”“顶尖选手”的标签,IVY Day 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被狠狠地归于“普通”。

但无论结果如何,IVY Day的影响并不会在这一天结束。很多人甚至直到数年后,仍然不能摆脱那种心灵上的创伤。

正如一位已经进入大二的学生所说:“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做噩梦”。

图源:自然界的momo

即使最终成功进入藤校,也不意味着焦虑就此结束。

很多被录取的学生在入学后,反而陷入了一种深深的不安之中。他们开始怀疑:为什么是我?

藤校的学术氛围竞争激烈,身边的同学似乎个个都有着耀眼的履历、超群的天赋,很多孩子开始没有归属感,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这里。

他们害怕自己的成功只是运气好,担心自己只是藤校录取的“幸运儿”,而不是凭实力站在这里的人。

Harvard Independent 曾在一篇名为 Getting In: Not the Hardest Part 的文章中提到,在哈佛,绝大多数本科新生都会经历“冒名顶替综合症”。

美国心理学会将其定义为一种“智力自我怀疑”,让人对自己的能力、成就乃至归属感产生持续性的动摇。

图源:Harvard Independent

他们一方面享受着藤校光环带来的荣耀,另一方面却常常陷入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中,不断质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自己“配不上”藤校。

IVY Day,远不止是一个放榜日,它是一场心理风暴的起点。

它让孩子第一次直面残酷的现实,也让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挣扎着寻找自我价值。

对于18岁的申请人来说,IVY Day可能是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考”。

IVY Day带的心理冲击几乎是每一个美本申请人都要经历的考验。但真正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如何面对它。

Reddit上曾有人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不需要一所顶尖学校来接受我,无论我去哪里,都会成为顶尖学校。

这不是自我安慰,而是一种赢家心态。名校的光环或许能带来一些便利,但它从来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定义。

我们对“藤校”的执念,很大程度上源于幸存者偏差。

机构、顾问、社交媒体、学校、父母都在不断放大那些被录取的幸运儿,让名校录取变得似乎无比重要,甚至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人们总是喜欢放大那些成功的例子,而忽略了更多但同样优秀的个体。

面对IVY Day,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走出 IVY Day 的焦虑?

1.录取与否,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很多申请者将爬藤看作人生的一大目标,甚至觉得只有进了藤校,未来才有希望。

但现实是,大学只是你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最终目的地。

试想一下,五年后、十年后,当你已经步入社会,面对真正的职场竞争时,雇主会更在意你的能力、经验和思维方式,而不是你当年是藤校毕业,还是普通大学毕业。

真正决定你未来的,是你在大学四年里如何度过,而不是学校的名气本身。

2.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并不是用大学排名来衡量的,而是取决于你的能力、思维方式和行动力。

爱因斯坦在哪里上大学?没多少人记得。

史蒂夫·乔布斯呢?他辍学了。

沃伦·巴菲特

呢?他从一所普通大学转学到宾大,但他真正的财富并不是来自于他的学历文凭,而是他的卓越的投资眼光。

很多成功人士确实来自名校,但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为名校,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努力和能力。

如果你足够优秀,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3.不要让焦虑吞噬你最珍贵的时光

IVY Day前后,很多人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是不是自己根本不够优秀?

请记住,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你投入的努力不会因为一封拒信而变得毫无意义,你学到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建立的习惯,都会成为你未来成长的养分。

你还有几个月的高中时光,不要让它们被焦虑吞噬。和朋友多聚聚,和家人多聊聊,享受毕业前的每一天。这些美好的回忆,远比一封录取通知书更值得珍惜。

美本申请,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段小小插曲,IVY Day也不过是漫长人生中的平凡一天。

这一天的确重要,但它不会决定你的一生。

真正的成长,不在于从未经历挫折,而是在遭遇失望时依然勇敢前行;不在于外界的认可,而是你始终相信自己的价值。

所有的困难终将成为过去,而更精彩的未来,依然属于你。

IVY Day 需要一生来治愈,但治愈的并不是那封拒信,而是我们对自己的期望。

祝愿大家在IVY Day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能保持从容与坚定,昂首阔步,继续向前。

EduKnow

如何选对适合孩子的路径,让他们闪光点在申请季充分绽放

留学全知道和阅读第一携手国内外顶级教育资源,让您无论在择校、选机构还是挑专业,都能“一站式逛齐”,不费心找到好资源!

川普上台,美本留学何去何从?

2025年,美英名校招生“新偏好”和趋势

AI冲击世界,知名大学兴起哪些新兴热门专业

“反向留学”大探讨,多国联申策略与资源整合的建议

从未来就业,反思现在孩子的留学路径规划

……

为了全面、专业地为家长们解决这些问题,帮家长、中学、机构和大学提供彼此交流的平台,留学全知道和阅读第一将在4月12日,推出链接国内外顶级国际教育资源的行业对话:万事达卡 x EduKnow 留学菁英汇。

来源:留学全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