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最近不断爆出沙文主义的言论,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美国拥有格陵兰岛对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而言是“绝对必要的”,并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丹麦拒绝出售格陵兰岛,他将不排除发动军事侵略,将格陵兰岛变成美国的殖民地。特朗普还在另一篇帖子中声称
本文选自https://mises.org/。
作者:文森特·库克(Vincent Cook)
发布时间:2025年1月31日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最近不断爆出沙文主义的言论,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美国拥有格陵兰岛对维护美国国家安全而言是“绝对必要的”,并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丹麦拒绝出售格陵兰岛,他将不排除发动军事侵略,将格陵兰岛变成美国的殖民地。特朗普还在另一篇帖子中声称格陵兰人是“MAGA”派,欢迎美国统治。这些都是真的吗?
关于后一点,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穆特·B.埃格德(Múte Bourup Egede)在脸书上用三种语言发帖回应,其中英文部分写道:
我再说一遍——格陵兰岛属于格陵兰人民。我们的未来和争取独立的斗争是我们自己的事。虽然其他人,包括丹麦人和美国人在内,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我们不应被狂热情绪左右,也不应让外部压力迫使我们偏离自己的道路。未来是我们的,由我们来塑造。我们一定会行使我们作为人的权利,以智慧和细心履行我们的义务。每天都在为取得独立而努力。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
大多数美国人可能无法一下子就清楚,格陵兰实际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注:格陵兰岛并没有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而是作为丹麦王国的一部分)。除了拥有自己的国旗和国歌,格陵兰人还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语言社区,符合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对国家的定义。格陵兰有57000名居民,其中90%是因纽特人和诺尔斯人的混血,他们的母语是因纽特语的某种方言。从政治上来说,约三分之二的格陵兰人希望从丹麦独立,大多数人也赞成社会主义。
近期格陵兰争议最大的政治问题是拟在格陵兰南端附近开采科瓦内湾(Kvanefjeld)的铀稀土矿,该矿床由中国出资的澳大利亚格陵兰矿业公司(Greenland Minerals)经营,承诺每年支付约2.4亿美元的矿区土地使用费,但该项目会对附近的一个村庄和当地渔业造成污染威胁,而且几乎不会为格陵兰人提供任何就业机会。(2021年)埃格德的政党联盟以反对该矿的开采为纲领,击败了传统的执政党(也是支持社会主义的政党)。
尽管丹麦每年向格陵兰提供6亿美元的补贴来支持当地政府,但丹麦也无法收买格陵兰人的忠诚;20世纪60和70年代强行在因纽特妇女体内植入宫内节育环可能是激起他们强烈反对丹麦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样,美国军队——自1940年4月美国在未对丹麦宣战的情况下进驻格陵兰以来,一直在格陵兰岛驻扎着军事基地——也没有让格陵兰人对其产生好感,两个村庄的因纽特人被强行迁移,以便为美国的军事基地腾地,还发生了一枚氢弹至今下落不明和在古老的猎场释放大量放射性物质的事件。格陵兰人在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身份、政治事务、对采矿的评估以及对美国的看法等方面都与“MAGA”派截然相反。
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口头上表示格陵兰人也是所谓的“MAGA”派,但这不是承认格陵兰人拥有自决权这一古典自由主义原则。相反,这么说是为了让特朗普的支持者——他们有时喜欢自诩为人类生命和私人所有权的捍卫者——对美国人窃取格陵兰宝贵的矿区特许权、毒害格陵兰人和他们的鱼业、让五角大楼继续把格陵兰当作其秘密游乐场感到好受些。
那么,为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拥有格陵兰的正式主权绝对必要这一说法又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不同意让五角大楼保留皮图菲克太空基地(前身为图勒空军基地),格陵兰似乎不可能从丹麦独立出去。取下太空基地外的第二根旗杆——根据1951年的一项条约,该旗杆目前悬挂的是丹麦国旗——只是用来粉饰虚荣,并非绝对的安全需要。
真正的关键是矿产。但是,为了采矿特许权而进行殖民控制真的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绝对需要吗?关于争夺殖民地“原材料”的根本原因,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指出:
“原材料”这一话术浓缩了现代人为殖民征服寻找的借口。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曾指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配不公平,试图为他们的计划辩护。作为“资源穷国”,他们渴望从拥有更多资源的国家那里获得公正的份额。当他们只想要自然和神权赋予他们的东西时,为何被打上侵略者的烙印呢?
在资本主义世界,原材料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买卖。至于是必须从国外进口还是在国内购买,这并不重要。对于澳大利亚羊毛的英国买家来说,澳大利亚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他必须支付与意大利或德国竞争对手一样的价格。
一些国家可以出产德国或意大利无法出产的原材料,可这些国家并非空无一人。这些国家有人居住,而这些居民并不愿意成为欧洲独裁者的臣民。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居民愿意把棉花卖给任何愿意付钱的人,但并不渴望德国或意大利的统治。其他国家和其他原材料也是如此。巴西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咖啡种植园的附属品。瑞典人也不认为他们的铁矿石供应可以满足德国的渴望。如果丹麦人为了他们应得的柑橘类水果、红葡萄酒和橄榄油而要求得到意大利的一个省,意大利人也会认为丹麦人是疯子。
在普及“原材料”论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海军军官马汉(A.T. Mahan)和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H.J. Mackinder),二人分别在1890年和1904年指出,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帝国还需要一支控制世界海洋的强大海军,以及向欧亚大陆腹地投射陆上力量的能力,以保证其能在遥远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内取得自然资源。但这意味着,要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就必须以切断其他大国获取这些资源的渠道为代价。企图围堵其他大国只会引发军备竞赛、争夺更多殖民地、无休止的战争,最终导致破坏性极大的全球战争。
马汉和麦金德时期的反帝古典自由主义者深知帝国主义导致无休止战争的危险。1899年,耶鲁大学教授威廉·格雷厄姆·萨姆纳(William Graham Sumne)谴责美国征服前西班牙殖民地,他在“西班牙对美国的征服”(The Conqu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Spain)一文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比其他国家管理得更好,我们就应该从其他国家手中夺走它们的所有财产,或者我们应该接手我们认为没有自治能力的国家,这种理论会把我们推向很远的地方。有了这种理论作后盾,当我们的政客们下次认为是时候发动另一场战争的时候,他们会毫不费力地为我们准备好一场战争。我们被告知,我们今后必须拥有一支庞大的军队。这有什么用,除非我们打算把刚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邻国就有理由自问,我们下一步会攻击谁。他们也必须开始武装起来,而我们的行动会让整个西方世界陷入东方世界正在呻吟的困境。在这一点上,国内的保守派犯了一个大错误,他们允许这群军国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继续发展下去而不提出抗议。每当政治优势受到威胁时,只要发动一场小小的战争,就能再次确立优势,让人民心中充满荣耀,并转移他们对自身利益的注意力,这成为了一条准则。老顽固本杰明·富兰克林在谈到马尔伯勒时代的“荣耀之害”时,一语中的。对荣耀的渴求是一种流行病,它剥夺了人们的判断力,诱惑了人们的虚荣心,欺骗了人们的利益,腐蚀了人们的良知。
人们只能补充说,被这种渴求荣耀所迷惑的纳税人并没有得到征服的战利品。只有政客的亲信,或许还有本地统治阶级的合伙人,才能获得垄断土地租金和矿区土地使用费的特权。纳税人只不过是买单者。
来源:志雄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