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东汕头市各区县地方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新鲜出炉!先看全市的总体态势。2024 年,汕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39.9 亿元,同比增长 4.9%,在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这份成绩单彰显出汕头经济的韧性与稳健。在财政支出方面,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
广东汕头市各区县地方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新鲜出炉!先看全市的总体态势。2024 年,汕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139.9 亿元,同比增长 4.9%,在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这份成绩单彰显出汕头经济的韧性与稳健。在财政支出方面,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 385.8 亿元,较上年增长 3.6%。其中,民生类支出完成 297.7 亿元,占比近八成,这清晰地表明汕头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将民生保障放在重要位置,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发展成果。
深入到各区县财政收入数据,排名和增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局面。澄海区以 19.57 亿的收入拔得头筹,同比增长 18.1%,表现格外亮眼。作为 “中国玩具礼品之都”,玩具礼品产业无疑是澄海经济的顶梁柱。近年来,澄海的玩具礼品企业积极拥抱创新,不断为产品注入科技与文化元素。部分企业引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打造出互动性强的智能玩具,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热捧。同时,澄海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借助玩具展会、电商直播等平台,将产品推向全球各地。2024 年,澄海区玩具礼品出口额持续攀升,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繁荣,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此外,澄海的毛织服装产业也在稳步发展,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塑造品牌形象,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充实了财政收入。
潮阳区收入 19.33 亿,可惜同比下降了 6.2%。潮阳经济结构以纺织服装、文具用品等传统产业为主。在纺织服装领域,虽然企业众多,但部分企业面临设备老化、技术创新滞后、市场竞争加剧等难题。随着消费者对服装品质和时尚感的要求日益提高,一些传统纺织服装企业难以跟上步伐,订单量减少,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税收随之下降。文具用品产业同样面临挑战,市场上同类产品层出不穷,品牌竞争异常激烈,潮阳的文具企业在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方面稍显落后,市场份额受到挤压,进而影响了财政收入。不过,潮阳也在积极求变,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力度,未来有望扭转财政收入下滑的局面。
潮南区收入 15.85 亿,同比增长 33.5%,增速在各区县中独占鳌头。潮南以纺织服装、化妆品等产业为特色。在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积极推进技术改造与创新,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一些企业还注重品牌打造,推出了一批畅销国内外的知名服装品牌。化妆品产业更是发展迅猛,潮南拥有多个化妆品生产基地,众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出涵盖护肤品、彩妆等多领域的特色化妆品。这些企业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销售额大幅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立下汗马功劳。
龙湖区收入 15.56 亿,同比增长 6.5%。作为汕头的中心城区之一,龙湖区在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上独具优势。服务业方面,长平路、金砂东路等商业街区汇聚了众多大型商场、超市和品牌店铺,吸引大量消费者,商贸活动十分活跃,有力促进了商贸税收增长。众多金融机构在此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金融税收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兴产业领域,龙湖区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一批从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行业的科技企业入驻。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发展壮大,为财政收入增长注入新活力。
金平区收入 10.83 亿,同比增长 4.1%。金平区注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传统产业中,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深厚。近年来,这些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升。例如,食品加工企业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发出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休闲食品,产品销量持续增加。在新兴产业方面,金平区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创意园区,吸引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入驻。这些企业通过创意设计、文化传播等活动,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财政收入增长贡献力量。
濠江区收入 7.41 亿,同比增长 11.5%。濠江区重点发展临港经济和先进制造业。随着汕头港的持续发展,濠江临港经济日益壮大。港口物流、船舶修造等产业依托港口优势不断扩张。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在濠江设立物流中心,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增加了税收收入。在先进制造业方面,濠江区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一些新能源企业在此建设生产基地,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设备等产品,既推动了能源产业绿色发展,又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新支撑。
南澳县收入 1.47 亿,同比增长 2.9%。作为海岛县,南澳以生态旅游和海洋渔业为产业特色。生态旅游方面,南澳拥有美丽的海滩、独特的海岛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青澳湾、总兵府等。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服务业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海洋渔业方面,南澳积极发展现代化渔业,推广深海养殖、休闲渔业等新模式。一些渔民通过养殖高附加值的海产品,如石斑鱼、鲍鱼等,提高了收入水平,也为财政收入增长添砖加瓦。不过,由于南澳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
从各区县增速对比来看,全市 7 个区县中,6 个实现正增长,1 个出现负增长。潮南区以 33.5% 的增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潮阳区则面临着发展的挑战。
这些数据背后,是各区县经济结构、产业布局、政策导向以及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多元化、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政策支持力度大的区县,在财政收入增长上表现突出;而依赖传统产业、产业转型困难、受市场冲击大的区县,则可能面临增长乏力甚至下滑的困境。
展望未来,汕头市各区县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应对挑战。正增长的区县要持续巩固发展成果,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财政收入水平。增速较慢或负增长的区县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全市应加强区域协同发展,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汕头市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创造更优异的财政收入成绩,为汕头的繁荣发展筑牢根基。家人们,对于汕头各区县的经济发展,你们有啥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来源:by散寒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