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陌暗战:藏在广州民宅中的抗战传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20:46 2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广州越秀区中山四路李占记钟表行旁的谈家巷内,一座三层半高的老宅静立于市井之中。这座大门紧闭的建筑,外观与寻常岭南民居无异,却承载着一段意义非凡的抗战历史——它曾是东江纵队在日军严密监控下秘密设立的“地下交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广州越秀区中山四路李占记钟表行旁的谈家巷内,一座三层半高的老宅静立于市井之中。这座大门紧闭的建筑,外观与寻常岭南民居无异,却承载着一段意义非凡的抗战历史——它曾是东江纵队在日军严密监控下秘密设立的“地下交通站”。无数情报经此传递,大批革命志士在此中转,为抗战胜利播撒下希望的火种。保存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房地产档案,无声见证着这段隐蔽而光荣的历史。

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图示牌

虎穴建站:日军包围圈里的“灯下黑”

1942年6月的广州,仍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东江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派遣杨和潜入市区,与奉命撤回的地下党员钟国祥接头——他们的任务是建立秘密交通联络站。钟国祥想到了位于谈家巷2号之1的自家住宅。这幢三层半的小楼坐北朝南,由钟父购地所建,宅前的商铺(现编中山四路342号)也同属钟家产业。

房地产档案清晰记载,钟父在民国年间以兴华置业公司名义向叶某购得土地,于1929年7月签订断卖契纸,9月获得广州市土地局颁发的不动登记确定证,当时证载地址为惠爱东路342号,土地面积为15.43井。

1956年房地产所有证(广州市房地产档案馆馆藏)

日军进城后,钟家的前铺被日本人占用开设了“虎屋”果子店,隔壁永汉公园成了伪“护国神社”,神社正门有日本宪兵驻守,右侧的原“李占记”钟表首饰商行被日本富士洋行占用,右后侧的原商务印书馆被日本三井洋行占用,因此谈家巷2号之1实际处在日本人四面包围之中。考虑到“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安全”,钟国祥与杨和决定把交通站设立在此。钟父是爱国老华侨,他非常支持儿子参加抗日斗争,仅留三楼给家人自住,将一、二层及顶楼全部交给交通站使用,并为居住在交通站的地下工作者提供膳食和各种帮助。

暗战交锋:市井中的隐蔽战线

交通站成立后,钟国祥化身为做旧衣生意的水客,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与日伪周旋,暗中获取情报。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到左邻右舍大谈“生意经”,让附近的日本人深信他们是地道的生意人,因此这一秘密据点从未受过骚扰。我党的一些重要文件和情报经此源源不断地送往党组织领导机关和抗日根据地。此外,这里还秘密接待、转移党员和进步青年,黄松坚、梁广、张江明等地下党领导人经常出入,这里成为了东江纵队在广州最重要的一个交通站。

1947年土地登记申请书(广州市房地产档案馆馆藏)

1945年5月下旬,为鼓舞民众士气,中共广州地下组织决定策划全市散发抗日传单行动。谈家巷2号之1化身秘密印刷点,印制了抗日传单几千份。晚上灯火管制后,同志们将传单塞入门缝、张贴于街市。第二天,“游击队进城了”的消息传遍街头,一张张传单点燃了广州人民对于胜利的希望。

1945年6、7月,谈家巷2号之1转由珠江纵队使用,而钟家前铺挂起了“溢昌办馆”分店的招牌,以经营高级糖果饼干为掩护,成为东江纵队新的交通站。为了掩人耳目,钟家对外声称铺面是出租的。

1929年不动产登记确定证照(广州市房地产档案馆馆藏)

1947年的房地产档案印证了这一历史: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市实施分区限期补办土地登记,钟父以兴华公司名义补办土地登记时,申请书上的“使用状况”一栏就写着租与溢昌分店使用。

此后,钟家铺子作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收集国民党反动当局军事情报的秘密据点,一直使用至解放战争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力量。

权证印记:和平时代的红色传承

时光流转,谈家巷惊心动魄的故事逐渐隐入岁月深处。钟父去世后,其遗孀于1953年办理了继承登记,房地产所有证上的地址变更为中山四路342号及谈家巷2号之1,用地面积为236.5平方米。

1929年断卖契纸照(广州市房地产档案馆馆藏)

此后,谈家巷2号之1和中山四路342号的继承人先后于1996和2023年办理了房产登记。

然而,那段在烽火岁月里秘密发生的故事,从未真正随时光而褪色。2001年7月,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谈家巷这幢三层的小楼挂上了“文物标记”牌,上面写着“东江纵队在广州建立的交通站旧址”。2012年,旧址被认定为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斑驳的墙面与闭合的木门,于繁华深处静静诉说着,这里曾矗立过一座坚如磐石的红色堡垒。

从民国时期的契证到如今的不动产权证书,房地产档案不仅见证了一栋民宅的产权变迁,更铭刻着一户普通人家在民族危亡之际,倾热血、献房产,在烽火岁月中写就的抗战传奇。这是千万家庭舍家卫国的缩影,是无数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铸就的丰碑。历史从未远去,它透过斑驳砖墙、厚重档案传递着朴素的爱国信仰,为新时代的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穗规资宣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