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中美博弈,网上一直有种相当乐观的情绪,包括很多正能量大V,都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并且是唯一拥有全工业品类的国家,工业实力全面碾压美国,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甚至大型战争,就跟二战时期遭到珍珠港袭击的美国一样,中国将很快把工业实力转化为军事实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本号为公众号《校尉讲武堂》在头条的主账号,此外别无分号。
周六晚20:00直播,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过去看看。
正文:
关于中美博弈,网上一直有种相当乐观的情绪,包括很多正能量大V,都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并且是唯一拥有全工业品类的国家,工业实力全面碾压美国,如果中美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甚至大型战争,就跟二战时期遭到珍珠港袭击的美国一样,中国将很快把工业实力转化为军事实力,然后像当初美军暴揍日本一样,轻易击败美国。
这种情绪可以理解,但凡是爱国者,肯定希望中国赢。
但在衡量中美实力、并据此做出战略决策的时候,我们更需要客观、冷静。
热血澎湃的宣讲,应该用在决定开战之后、正式开战之前,在决定开战之前,形势越是紧张,我们越是应该冷静、冷静、再冷静。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美国如烹小鲜肉,都需要娴熟的手法。但要保证快速翻锅时手法不变形,就离不开冷静客观的心态。
上面这种基于历史的认知,并非没有道理,但过于简单、片面,过于情绪化。
虽然阳光之下无新事,但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
任何一起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深层次的时代背景,如果只看表面就去抄袭,很可能南辕北辙、东施效颦。
在校尉看来,如果中美爆发战争,相比二战期间的美国,中国要将工业实力顺利转化为军事实力,将面临一系列重大的挑战。
因为我们所处的历史背景已经彻底改变。
首先,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不同。
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德国、日本等后发的工业国家,迫切需要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手中抢夺殖民地,美国则秉承中立原则,不愿意掺和亚欧大陆的战争。
因此,二战前期,美国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始终保持中立,成为唯一没有参战的大国,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不仅保存了实力,还以“和平讹诈”的方式,从交战双方获取了巨额的经济利益。
到美国参战之前,整个亚欧非三大洲,尤其是亚欧大陆,都已经深度卷入战争,并且已经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对立的局面。
也就是说,两大集团的立场已经固化,只有美国还没有表态。
在理论上,美国随时可能加入某个军事集团背刺另一个,两大军事集团却只能被动等待美国人做出选择。
当然,由于法西斯主义逆历史潮流而动,美国加入轴心国的可能很小,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一定会加入同盟国集团。
如果不是向来没有战略只有战术的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美国的主流民意,其实一直想置身事外。这种心态,好听点叫和平主义,难听点就是上面提到的“和平讹诈”,利用自身含糊的战略空间谋取最大的利益。
对任何一个大国来说,能够在大争之世保持引而不发的战略态势,本身就是巨大的战略优势。
这也是校尉一直强调的大国博弈基本原则:谁先下场,先输一半。反之,谁后下场,先赢一半。
因此,用战略思维的方式衡量,美国受珍珠港事件刺激参战,不是怒而兴师,而是以逸待劳看准时机痛下杀手摘桃子。
相比二战之时迟迟不肯表态更不肯参战的美国,现在的中美博弈,尽管中国一直在设法缓和中美关系,但在美国的咄咄逼人之下,中国始终是躲不开的主角,拥有战略回旋空间、有机会出来摘桃子甚至关键时刻出来捅刀子的,却是欧洲与俄罗斯。
目前懂王正在大幅调整对俄政策,只是两国的战略互信严重受损,一时难以修复。短时间内,俄罗斯倒向美国、背刺中国的可能性并不大。
可一旦中美开战,必将引发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剧烈调整,各国都会迎来重新选边站队的机会。到那个时候,谁也不敢保证,俄罗斯依然会坚持今天的立场。
一场中等规模的俄乌冲突,就让普京在外交场合受尽了委屈,可以想象,如果中美开战,要想维系住俄罗斯这种量级的国家,我们又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
俄乌冲突前,是苏丹等大帝,俄乌冲突后,是大帝等苏丹
至于欧洲,就目前的局势来说,他们追随美国几成定局。就算不直接参战,欧洲大概率也会参加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与禁运,协助美国封锁全球水道。
说白了,从前美国打日本是很确定的群殴一个,将来中国打美国却很可能是单挑一群。
对中国来说,在美国霸权的惯性作用下,其他国家能够保持中立,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这也是美国逼迫他国选边站队的时候,我们始终坚持说,不要求他国选边站队的根本原因。
地缘政治环境的差异,才是中美博弈与二战背景下美国吊打日本最大的区别。
其次,战争目的与战争形态不同。
二战是新、旧殖民集团长期矛盾积累的集中大爆发,以包括殖民地在内的领土调整为根本目的。
这就决定了,二战的主要战争形态,是陆军的大兵团作战。
美军可以在太平洋上轻松玩蛙跳,是因为日军精锐大部分已经消耗在中国陆地战场。
即便如此,在登岛作战中,美军依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对严重依赖武器装备、远程打击的美军来说,陆战从来都是短板。
硫磺岛战役,美军精神可嘉,但绝对优势条件下打成这样,还真没太多可吹的
硫磺岛全景
正因陆军拉胯,面对日军喊出的一亿玉碎,美军马上放弃了强攻日本本土的计划,而是先扔了两颗原子弹。
也就是说,二战期间,美军能够暴揍日军,是因为完美实现了战术上的扬长避短:尽量发挥海空优势,尽量规避大型陆战。
但今天的中美博弈,即便进入战争模式,也不太可能以占领对方领土作为战略目标。
虽然台海、朝鲜半岛、菲律宾都可能成为中美对抗的战场,但战争的目的,美国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霸权,中国主要是为了打开自己的发展空间。
如果双方尤其是美方的战略决策层能够保持正常的思维方式,通过侵占领土彻底击垮对方,应该不在战略选择范围之内。
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打下的天下第一轻步兵名头,很难再次找到对美军发威的机会。
在现代条件下,中美之战,大概率将会是一场以远程打击、无人化、海空天战场为主基调的战争。
以中国现在的实力,这种作战模式,我们并不害怕。
问题在于,受限于地缘政治条件与海洋控制权,这场战争,大概率会发生在中国近海。
我们是可以对位于第一岛链甚至第二岛链的美军基地发起毁灭性攻击,但中国最为繁华富庶的东南沿海,同样在美军的打击范围之内。
即便美军不直接进攻中国本土,在战争阴影的覆盖下,中国经济也将遭到严重打击。
相反,龟缩于美洲大陆的美国本土,却几乎不会受到战争的影响。
再次,战争潜力不同。
二战期间,尽管德国在陆地战场所向披靡,但国土纵深有限、海外资源不足的困境始终没有改变,这也是轴心国集团共同的缺陷。
这就决定了,轴心国的战争潜力其实非常有限。
为什么会有二战?就是因为德国、日本想要从英法手中夺取更多的殖民地。
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不按照约定北上,与德国一起夹击苏联,而是南下东南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获取东南亚的石油、橡胶等紧缺的战争资源。
而东南亚,原本就是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说到这里,又要补充一个时代背景。
在现代人的印象中,远东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在二战时期,这里只是没有得到开发的苦寒之地。就算地下有资源,战争状态下的日本,也根本没有勘探、开采的时间与资源。
即便到了今天,远东开发同样举步维艰。除了大毛畸形的防御心态,极寒条件导致的人口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成本高昂等一系列问题,才是制约远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实际上,不管是德国的闪电战,还是日本在东亚、东南亚的势如破竹,看似出道即巅峰,其实都是他爸上梁山——他妈逼的。
就跟湖南人爱吃腊肉、安徽人爱吃毛豆腐一样,如果不是古代食物匮乏,食材坏了也舍不得扔,谁会发明这种反直觉的食物?
传统方法用柴火灶熏出来的腊肉,都是黑乎乎的,卖相很差
因此,但凡有点战略视野的人都能看出,随着战事的绵延、战线的拉长、战略储备物资的加速消耗,轴心国集团很快就会陷入后继乏力的困境。
美国迟迟不肯参战,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在客观上,就是在等轴心国最虚弱的时候出来摘桃子。
相比轴心国,同盟国的情况正好相反。
苏联虽然没有海外殖民地,但本身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争潜力无限。
英、法本土虽小,但都有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戴高乐就是依靠非洲殖民地的力量,才组建了军队和流亡政府,为法国赢得战胜国的地位。
中国虽然贫穷积弱,但凭借战略纵深与人口优势,也死死拖住了日军主力,消耗掉了日本绝大部分战争资源。
美国不仅资源丰富、工业发达,更是孤悬海外,背靠美洲大陆、面临广阔大洋,绝对的进可攻、退可守,全球都是他的战略纵深,全球都是他的战略资源。
战争潜力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美国可以轻松吊打日本,但中美博弈不是这样。
前面说了,在现在的地缘政治条件下,如果中美开战,大概率是中国单挑美盟体系。
俄罗斯能够复制俄乌冲突中中国的立场,就已经非常难得。
也就是说,中国的战略纵深和资源供应,只能依托亚欧大陆腹地,也即中国的大西北和俄罗斯,也许还有中亚和东南亚。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战争潜力上限。
但美国的战略纵深覆盖全球,全球资源都可以转化为美国的战争潜力。虽然美国的战争动员力、资源转化效率远不如中国,但架不住基数大。
在战争潜力方面,中国并没有优势。
第四,国际水道控制能力不同。
前面三点差异,地缘政治也罢、战争目的与形态也罢、战争潜力也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国际水道的控制能力不同。
中美实力对比,这也是我们最大的短板。
二战爆发后,虽然德国通过闪电战取得了欧洲战场的优势,但在海上,德军却始终处于弱势,连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封锁都没有能力打破,更别说控制全球水道。
二战期间,德国的U型潜艇名声大噪,就跟陆地的闪电战一样,同样属于他爸上梁山——如果水面能够取得优势,谁愿意拿潜艇跟水面舰艇硬扛啊!
同理,冷战期间,面对美国绝对的航母优势,苏联也只能重点发展潜艇,形成不对称的制约能力。
正因国际水道始终处于盟军控制之下,美国在北美搞军工生产,几乎不受战争影响。
他可以从容不迫地从美洲大陆乃至英法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获得原材料与能源,再从容不迫地将工业实力、战争潜力转化为军事装备、战争实力,完成一次史诗级的爆兵,然后碾压日本。
但今天的中国,却刚刚踏上远洋海军的道路,对国际水道的控制能力严重不足。
由于缺乏海外基地的支撑,我们的海军再强大,在可预见的十年之内,顶多只能控制东亚、东南亚的水道,拓展到南亚、西亚都有困难。
百年海军,都以为难的是装备建设,其实真正的终极大难题,乃是海外基地的拓展。
美军的全球布局,是踩着大航海、全球殖民、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性大风口建立起来的,尚且耗费了两百来年的时间。
这种历史机遇造就的战略优势,在短时间内,除非出现更大的历史性超级大风口,否则我们很难弥补。
当然,中美开战,也许就是这样的历史性大风口。
可以想象,一旦中美开战,美军一定会利用其全球布局的盟友体系、军事基地,对我发起全球禁运,那将会对我战时经济造成致命性打击,别说爆兵,甚至军工企业的正常生产都难以保证。
特朗普为何拼命控制港口?为何通过收取高额靠港费打压中国的造船业与航运业?很大一种可能,就是为将来的中美开战做准备。
即便中美不打热战,凭借全球海洋优势,美国人也可以在贸易战、封锁战中占据绝对的主动。
第五,工业体系全球化程度不同。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二战时候比,今天的工业体系已经高度全球化,工业生态更加复杂、生产链条更加漫长。
几乎任何一件现代工业品,小至手机,大至汽车,都是全球化合作的结果。虽然构成它们的零部件也许只来源于十来个主要工业国,但加工零部件所需的矿产,却离不开遍布全球的资源国。
我们确实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品类,但并不代表,我们的工业生态、生产链条就能够脱离世界单独运行。
后期的加工、制造,我们也许可以独立解决,但前端的原材料问题,却无论如何也离不开外面的支持。
而这,在克服美军的海权优势之前,同样是致命的隐患。
综上,当年美军吊打日本,是在二战的时代大背景下发生的。
这个大背景,为美国提供了许多不可复制的战略优势,比如翘首以盼等待美国加入的反法西斯阵营,比如反法西斯正义属性带来的舆论优势,比如同盟国集团海上优势带来的海运通道控制权,比如同盟国集团巨大的战略纵深、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以及由此形成的无可比拟的战争潜力……
但今天的中美博弈,本身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唯一的地缘政治博弈主线,本身就是最大的时代背景。
二战时的美国可以从时代背景中借力,现在的中国,作为时代大背景的主要构成方,却只能自力更生,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战略支撑。
不同时代背景带来的环境差异,就是中美博弈与二战美国吊打日本最大的不同。
正因如此,校尉才说,中国现在的工业优势,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军事实力,对于中美博弈,我们绝对不能盲目乐观。
为了弥补这些差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彻底改变韬光养晦时期养成的被动应对惯性思维,采取主动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国的战略态势。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全球反美反霸反犹撒统一战线
这里有两大发力点,俄乌冲突与巴以冲突。
别看懂王信心满满,俄乌冲突涉及领土矛盾,没那么容易平息。
巴以冲突更是永远的矛盾,可以借力的地方很多。
只要这两场冲突没有平息,我们就有足够的机会,团结更多的国家,构建最广泛的反美反霸反犹撒统一战线。
二是加快海军全球布局
这里有三个重点,太平洋岛国、中非海运通道与拉美。
太平洋岛国是实现中美太平洋海权平衡乃至全球海权平衡的关键支点。
经东南亚、南亚、西亚抵达非洲的中非海运通道,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干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海运通道,同时还是加强亚欧非大陆经济一体化的大动脉。
拉美是美国的后院,要想实现中美之间的战略平衡,要想压制美国的军事冒险企图,我们就必须进入拉美。
三是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对与军工生产相关尤其是国内短缺的矿产资源与原材料,要提前做好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
四是加快爆兵速度、争取拉爆美国
所谓军备竞赛,是指穷兵黩武式地发展军事。
但对中国来说,不管是军费投入水平,还是装备建设水平,都与我们的综合国力、经济承受力、全球利益严重不符。
持剑经商的要义,在于武力配备与商队规模相适应。
既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值,中国已经反超美国,那么,在纸面上的军事力量,中国也应该超过美国才对。
对我们来说,这不是军备竞赛,只是恢复国防建设的正常水平罢了。
至于美国人跟不跟、跟不跟得住,那是美国人的问题,轮不着我们操心。
结语:
校尉始终认为,中美爆发大规模热战的几率不大。
但校尉也始终认为,我们一定要用最充分的战争准备,来应对中美博弈的风波诡谲。
料敌从宽、预己从严,始终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乃是大国必备的素质。
我们准备得越充分,我们敢打必胜的信心越强烈,中美开战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反,不管是绝对负面的绥靖主义、投降主义、机会主义,还是看似正面实则负面的盲目乐观、狂妄自大,都会刺激美国的战争冒险野心,提高中美开战的概率。
我们不好战,但也绝对不畏战、不避战!
如果美国人真是铁了心要跟中国过不去,那么,你要战、那便战!
来源:校尉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