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带货网红,为了追逐流量红利、赚取暴利,早已把“诚信”二字抛到脑后。他们一边喊着“家人们”拉近关系,一边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手段欺骗消费者,把粉丝的信任当成割韭菜的工具。
编辑丨hx
“自作孽,不可活”
如今的带货网红,为了追逐流量红利、赚取暴利,早已把“诚信”二字抛到脑后。他们一边喊着“家人们”拉近关系,一边用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的手段欺骗消费者,把粉丝的信任当成割韭菜的工具。
可种下的因终究要结出对应的果,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官方终于出手整治直播带货乱象,那些踩着红线赚黑心钱的网红,这下可要彻底凉凉了。
所有欺诈的第一步,都是建立信任。在直播间里,这份信任被包装成了一个个鲜活的“人设”。东北雨姐,就是把这个人设玩到极致的典型。她顶着“战狼版李子柒”的光环,徒手扛羊、砌土灶,一副豪爽利落的农村大姐形象,瞬间俘获了无数向往田园质朴生活的粉丝。
她那句“帮助当地农民致富”的口号,更是喊得震天响,让下单的粉丝觉得自己不仅买了东西,还参与了一场伟大的扶贫事业。
然而,剧本终究是剧本。当地村民很快站出来打脸,直言当地的产量根本撑不起她那恐怖的销量。就连高考期间在校门口送水的温情戏码,也被扒出是厂商每年都做的活动,她不过是“借花献佛”,顺手给自己脸上贴金。
如果说雨姐的剧本是“草根共情”,那辛巴的剧本就更进一步,直接抢占“道德高地”。他高举维护女性权益的大旗,把自己塑造成敢于向行业黑幕叫板的“孤勇者”。靠着这身光环,他的“棉密码”卫生巾卖得盆满钵满。
可笑的是,他一边扮演着女性守护神,一边卖出的产品却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这种巨大的反差,恰恰说明了其人设的虚伪。这套路他不是第一次玩,早在棉密码因为荧光剂问题上过黑榜时,他就已经轻车熟路了。
而另一位主角,“三只羊”的小杨哥,则走了另一条路子。他的直播间不像卖场,更像一个大型相声现场。通过搞笑和亲民的风格,他成功地将粉丝变成了“家人”,把商业交易娱乐化。在“哈哈哈”的氛围里,大家对产品的警惕心自然就降低了。
于是,功率严重虚标的破壁机、用合成肉冒充原切的肥牛卷,这些明显的问题产品,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被轻松卖出。他用娱乐麻痹了消费者的判断力,为人设的最终变现铺平了道路。
人设搭好了台子,劣质商品就成了收割信任的“道具”。当这些道具的伪装被撕开,露出的真相往往触目惊心。东北雨姐承诺“纯手工、无明胶、假一赔万”的红薯粉条,听着多诱人。可一检测,老铁们傻眼了,说好的红薯粉,里面连一丁点红薯的影子都没有,全是廉价的木薯粉在冒充。
这种“偷梁换柱”的戏码,“三只羊”也演过。他们卖的“香港美诚月饼”,请来曾志伟站台,搞得有模有样。结果呢?产品跟香港半毛钱关系没有,生产地在广州佛山,卫生状况更是堪忧。这就是赤裸裸的产地欺诈。
如果说成分和产地造假还只是骗钱,那么使用劣质原料,就是对消费者健康的直接漠视。央视315晚会一记重锤,砸开了“三只羊”带货的梅菜扣肉,里面用的居然是满是淋巴的劣质槽头肉。其供应商那句“坑位费给够,用淋巴肉也无妨”的狂言,更是揭开了行业内令人作呕的潜规则。
同样,“三只羊”卖的和田玉,不仅密度重量对不上,连鉴定证书都是假的。这种从产品到资质的全链条造假,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夸大,而是系统性的欺诈。
辛巴的棉密码将这场“道具翻车”大戏推向高潮,让商业欺诈演变成公共安全事件的,正是辛巴的“棉密码”卫生巾。当检测报告显示,产品中的三级致癌物“硫脲”含量高达16653μg/g,超标整整47倍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再是钱的问题,而是命的问题。随着一百三十多人声称患癌、上百人出现妇科疾病、三十多名孕妇胎停的指控浮出水面,辛巴和他背后辛选帝国的“道德人设”彻底崩塌。
从2019年到今年,多个批次的产品都卷入其中,销售额高达33.3亿,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少家庭的悲剧,简直不敢想象。
剧本演砸了,演员们的第一反应不是道歉,而是狡辩、甩锅,甚至暴力威胁。东北雨姐在面对打假人时,拒不承认,反手就指控对方敲诈勒索,甚至直接砸毁录像设备,控制人身自由。被封禁后,她还妄图通过“河南雨姐”、“山东雨姐”等小号借尸还魂,让徒弟代播,继续捞金。
辛巴的反应更是堪称“表演艺术家”。面对铁证,他先是在直播间拿出所谓的“合格证”避重就轻,绝口不提赔偿方案。随后又上演了那句标志性的“若不被信任就退网”的戏码,并在今年8月18日第五次宣布退网,理由还是熟悉的“身体原因”。
这种“罚酒三杯,换号重生”的循环,过去在直播行业里屡见不鲜。但这一次,他们等来的不再是平台的息事宁人,而是国家的雷霆之怒。今年8月22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的点名,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国家层面的监管,决心要终结这场闹剧。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邓志勇的发言掷地有声,直指这类行为是“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直播乱象”,对于“屡教不改”的网红,必须“严厉打击”,直接“列入黑名单”,平台也应实施“永久封禁”,而不是不痛不痒的“三杯酒处罚”。
惩罚的力度也印证了这一决心。想当初,“三只羊”因和田玉问题被罚款10万,不痛不痒。而这次,仅梅菜扣肉和月饼事件,合肥有关部门就开出了近七千万(6894.91万)的天价罚单。
东北雨姐的公司也被本溪县市场监管局重罚165万,并被责令对消费者退一赔三。旗下所有账号被封禁或禁言,公司被要求在明年3月前完成整改。
更重要的是,制度的笼子正在扎紧。央视《焦点访谈》直接将此类带货定性为从源头到售后的完整“诈骗产业链”,与官方的“屡教不改”评价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合力。
国家网信办和市场监管总局在今年6月10日联合发布的《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更是从法规层面堵住了漏洞。
直播视频需保存三年、消费者可查看回放三十天、主播必须承担审核产品信息的义务,这些条款让追责变得有据可依。全国范围内查办的上万起涉网案件和关闭的数万家违规网店,都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
结语从东北雨姐的“假助农”,到三只羊的“槽头肉”,再到辛巴的“致癌巾”,这一系列事件的集中爆发和被严厉查处,清晰地勾勒出网红直播带货从野蛮生长到接受强监管的必然轨迹。他们精心编排的“欺诈剧本”,不仅是对万千消费者信任的无情践踏,更是对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公然挑衅。
国务院的点名和一系列重拳整治,正是为这个一度失控的新兴业态划下法律与道德的红线。未来的直播电商,将不再能依靠网红虚假的人设和天花乱坠的表演,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在透明、可追溯、权责分明的法规体系之上。
只有这样,直播带货才能真正回归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而不是沦为少数人收割大众的欺诈工具。对那些还想继续演戏的网红来说,剧本已经写到了最后一页,等待他们的,只有“剧终”。
来源:全球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