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当美团、饿了么、京东、淘宝四家外卖大战激战正酣,没想到场外却出了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插曲,淘宝闪购居然深陷抄袭质疑。
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见过街上两个人衣服撞衫的,可两家互联网公司的工装“撞衫”,的确很少见。
正当美团、饿了么、京东、淘宝四家外卖大战激战正酣,没想到场外却出了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插曲,淘宝闪购居然深陷抄袭质疑。
01
淘宝闪购“撞衫”,UU跑腿内涵!
不久前,淘宝闪购的最新秋季工装可谓赚足了眼球。
原来在8月26日,福布斯中国发布了一则预告,以“城市骑士:新职业的诞生”为主题,宣布8名淘宝闪购骑手将身着淘宝闪购最新工装登上《福布斯》中文杂志封面。
在福布斯公开的封面海报上,8名骑手身穿橙黑色调的新工装亮相。
他们中有被称为外卖诗人的王计兵、AED社区侠张宝剑、全国劳模“哒哒妹”廖泽萌、无声听障骑士刘一飞等,这些可爱的骑手穿梭于街头巷尾,用勤劳的双手追求生活的美好,每个人都有一段勤劳质朴的励志故事。
不得不说,淘宝闪购这次广告打得好,既在外卖大战中宣传了品牌,又将一线骑手推向台前,充分展现出企业的人文关怀一面。这也是百年以来首次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一线劳动者。
而穿上这款淘宝闪购新工装的骑手们,也因为酷似赛车手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为淘宝闪购点赞,表示这款新工装设计得好。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款出圈的新工装却惹来了争议。
很快有网友发现,淘宝闪购的新工装与UU跑腿在2023年发布的一款同色系工装存在多个相似之处,随后淘宝闪购新工装涉嫌抄袭的争议便登上了热搜。
首先在色彩设计上,两个品牌的工装都采用了“黑色与亮橙色”的搭配。而且在袖口、侧缝、反光条等位置的色彩分布比例及功能点缀位置也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这是最直观的相似点;
其次是版型结构方面,两家都使用了一体式修身剪裁,斜向分割线位置和肩部加固缝线等结构设计的偏差率据说只有5%;
最后功能细节上,反光条分区布局与袖口透气网眼设计也非常相似,这些都体现了骑手服的实用主义设计理念。
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也就淘宝闪购的新工装黑色部分占比更多一些,也难怪网友吐槽淘宝闪购抄袭了。
有网友对此调侃:“淘宝闪购设计这款工装的设计师,确定不是从UU跑腿离职的?”
当然也有网友力挺淘宝闪购:“如果算抄袭,以后就没人能用橙黑拼色了,工装款式也都是大差不差。”
针对这起争议,UU跑腿也反应迅速。先是在8月29日发布微博称:
“听说这款赛车骑手服最近火的一塌糊涂了…咋这么眼熟呢?翻了翻我们UU跑腿2023年经典款服饰,好家伙有点像!感谢友商对我们设计品味的认可,下次一起联名”
接着UU跑腿又在8月29日发布《致友商的一封信》进行回应,尽管措辞比较克制,但却处处内涵淘宝闪购。
UU跑腿先是明确表示:
我们的“疾风系列跑男工装”于2023年发布,当两代作品跨越周期产生些强烈的美学共鸣,恰恰说明经典设计有目共睹。
看来UU跑腿作为后起之秀,还是挺给老大哥面子的,并没有直接指出抄袭嫌疑,反而以设计美学共鸣,巧妙指出两款工装的相似之处。
UU跑腿接着又表示:
我们相信真正优秀的设计具有穿透时光的力量。我们也相信在当下尊重原创是企业应该遵守的基本共识。
这么一看,UU跑腿是先礼后兵啊。
先给老大哥一个台阶下,接着又指出优秀的设计确实有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企业也要尊重原创,避免抄袭行为。
而在这份声明的最后,UU跑腿又升华了主题:“工装再帅也不过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服,对于配送行业来说,除了做好服务外,真正用心的做好骑手与跑男的关怀与包装,才是长久发展的根本”
的确如UU跑腿所说,工装设计得再帅再漂亮,也不过是一副遮风挡雨的皮囊,唯有提升服务品质,给骑手提供实打实的福利和待遇,才能走得更远。
这段话听起来,也更像是在内涵淘宝闪购新工装上福布斯封面这件事。
也许在UU跑腿眼里,这不过是华而不实的宣传策略罢了。
02
UU跑腿二次回应,这次赚大了!
本以为这件事在UU跑腿声明后就这样过去了,毕竟工装“撞衫”也不算啥大事,大不了要求淘宝闪购更改设计。
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进展出现了,UU跑腿居然在9月2日第二次发布了声明。
这一次,UU跑腿特别感谢了媒体、广大网友的关心支持与报道,让他们更加敢于站出来表达与捍卫自身权益;
他们同时称自己也无意无财力刻意炒作该话题事件,只希望获得一个基于尊重原创的坦诚态度,以及为行业内类似原创纠纷提供一份参考标尺。
最后UU跑腿还表示,他们已搜集完整的相关证据素材,如若需要,将适时公布于众。
“撞衫事件”发展至此,UU跑腿即使没有刻意炒作,但从品牌营销角度来看,还是赚大了。
因为从品牌曝光与营销策略的角度看,UU跑腿在这次“撞衫风波”中无疑实现了以小博大的传播效果。
仅仅是“撞衫”事件本身的戏剧性和用户玩梗式的自发传播,就使其获得了远超常规广告投入的回报。
首先,借势行业巨头,实现了认知破圈。
淘宝闪购作为阿里系业务,名气和体量远比UU跑腿大的多。相信在这次“撞衫”前,大众知道淘宝闪购的多,了解UU跑腿却很少。
UU跑腿通过两次精准回应,成功将公众视线从“撞衫”事件巧妙引导至自身品牌,使原本主要活跃在区域市场的UU跑腿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曝光,实现了一次几乎没有成本的破圈营销;
其次,UU跑腿两次声明先礼后兵,措辞柔中带刚,通过精妙的文案强化了品牌人设。
UU跑腿的回应并没有明确指出对方具有抄袭嫌疑,也并没要求淘宝闪购更改设计或是下架工装,而是以“美学共鸣”、“经典设计”等含蓄表述,既指出了问题,又维持了品牌风度,明确传达了自己的立场。
这种委婉的沟通方式,在舆论场中更容易赢得公众好感,进一步塑造正面品牌形象。
尤其是第二次声明中强调“无意炒作”和“仅寻求尊重”,凸显了品牌的务实姿态,与外卖行业注重实干的价值观形成共鸣。
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定义“行业争议标尺”,从侧面提升了品牌行业地位,无形中将自身置于行业规范倡导者的位置。
而两次回应,与其说是指责抄袭,更像是一种行业话语权的争夺。
UU跑腿间接向公众传递了其“重视原创、坚持长期主义”的价值观,借此提升了品牌在配送领域的专业权威性,与单纯追求流量曝光的营销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从传播数据来看,“撞衫”事件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多次引起热议,其工装图片和品牌名称通过对比报道反复露出,实现了“视觉符号强化”的二次传播效果。
可以说,UU跑腿的回应不仅维护了自身权益,更实现了品牌声量的跃升和行业话语权的提升,堪称一次“四两拨千斤”的经典传播案例。
来源:唐大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