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再更新,却让它值了180亿!AI商业化趋势已来!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8 07:42 1

摘要:3月21日,据知情人士透露,AI搜索领域的重要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谈判,准备以高达18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10亿美元的资金。要知道,在去年6月,Perplexity AI的估值还仅为30亿美元。如果本次融资成功,意味着他们在不到

,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留给OpenAI的时间还有多少?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3月21日,据知情人士透露,AI搜索领域的重要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谈判,准备以高达180亿美元的估值筹集10亿美元的资金。要知道,在去年6月,Perplexity AI的估值还仅为30亿美元。如果本次融资成功,意味着他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了6倍的增长。

这背后自然反映出了市场对于AI搜索未来发展的看好,毕竟6倍估值增长,就对应着至少6倍的收入增长。

Perplexity AI也有这个潜力,他们推出了核心产品“Discover Daily”(每日发现),可以通过抓取全网公开信息生成新闻摘要,与字节跳动的头条模式类似,但覆盖范围更广。在信息泛滥的当下,他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款能够精准推送用户感兴趣内容的产品,实现对用户注意力的吸引。一旦用户对此服务形成了依赖,Perplexity AI就可以通过插入广告等方式,实现可观的收入。

与此同时,AI产业还在发生着另一件看似不相关,实则紧密相连的事情:闭源大模型的另一位领军人物Anthropic推出的MCP协议(“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逐渐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这一协议旨在解决AI Agent开发中工具调用复杂、接口不统一的问题,能够降低开发门槛,推动AI Agent生态的扩展。

前哨科技特训营PPT(加入课程,获得更多独家资料)

在我看来,这两件事却共同表明着一个大趋势:DeepSeek所代表的开源模型正在崛起,且正在瓦解闭源巨头的垄断地位,推动AI产业加速从技术研发向商业化落地转型。

首先,曾经技术领先的闭源模型厂商并非不可替代,开源生态正在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

前两天,DeepSeek又默默升级了V3模型,据称表现非常优秀,已和最新闭源模型差不多,成本却是它们的1/50。这就让大家不必再依赖昂贵的闭源模型,从而带来了AI产业生态的“解耦效应”。

之前,我们曾介绍了,科技巨头正在和闭源大模型企业“解耦”,使得如微软这样的云服务商或许就不再愿意给OpenAI提供巨额投资了。但开发者其实也在和闭源大模型“解耦”,并且这些应用开发者还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深耕垂直场景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甚至还能抢走大模型平台的用户。

就像Perplexity AI,去年的营收还不到1亿美元,却能获得高估值,正是因为资本市场看重他们在应用层的落地能力。因为Perplexity AI可以调用便宜得多的DeepSeek模型,提供与调用ChatGPT时相差无几的搜索服务,而且还能紧跟OpenAI的步伐推出自己的Deep Research功能,并且未来还能开发出更多的应用。

面对这样的趋势,闭源巨头们必须做出改变,从单纯的“卖模型”转向“卖服务”。在过去,这些公司可能只需要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就足够了,因为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不乏调用自己接口的合作者,但现在技术优势被极大地削弱,他们就必须考虑如何尽快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和商业价值。

在这个背景下,Anthropic凭借MCP绑定AI Agent开发者,不失为一种缓兵之计,毕竟标准化协议在产业发展的早期往往能快速推动生态的扩展。Anthropic可以借此加强自身对应用生态的控制权,并从内部视角观察AI Agent产业的变化,为未来的切入创造条件。

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MCP等协议只是技术不成熟期的过渡方案,可能会给Anthropic带来18-24个月的缓冲期,但长期来看,如果多模态模型能够直接完成任务,比如像人眼一样识别并操作网页元素,那么MCP协议的重要性将会大大降低。

在科技产业发展历程中,过渡方案被技术发展所取代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自动驾驶发展初期,曾有过“车路协同”与“车端智能”两种路线的争论。但最终特斯拉等企业证明了纯车端智能方案的普适性,“车路协同”也就基本没人再提了。

这就给闭源大模型企业提了个醒,转型的姿势也很重要。

我们之前也曾提过一些建议。一方面,闭源大模型公司应该抢先开发出下一代多模态大模型。这样各类AI Agent、AI原生应用就有了更好的底层技术,为闭源大模型在AI应用领域的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也必然需要更大的投入,带来更大的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闭源大模型公司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先发优势,在降低自身价格的同时,发展好GPT Store这样的AI应用生态,并注重赋能移动端AI原生应用的开发。

此外,AI搜索和AI编程无疑是眼前就能看到收入、且需求较大的应用领域,而且是闭源大模型公司伸手就能够着的“低垂果实”,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之所以大模型企业要积极向商业化转型,还有个重要的外部因素,那就是,资本市场对AI企业的评判标准也已经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只看重技术水平,而是更加关注商业化能力。

因为DeepSeek这条“鲶鱼”的搅和,技术扩散的速度远超大家预期,也让AI应用层的玩家能够跳上舞台。在不久的将来,基于开源模型的应用繁荣起来,开源模型主导底层技术的生态格局一旦形成,就不再容易改变了。因此,我们甚至可以断言,头部的闭源大模型公司将很快进入融资的“生死倒计时”阶段。

所以,套用那句常说给中国男足的话:留给闭源大模型公司的时间真的不多了。他们必须尽快整合应用层资源,避免边缘化。2025年有可能是他们转型的最后窗口期,否则,未来它们就将陷入被并购或相互合并的尴尬局面。

当然,对于更广大的开发者和创业者而言,真正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在昨晚的特训营直播课上,我就为大家剖析了AI营销的新风口,聊了聊那些用AI赚钱的案例。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扫码加入,与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来!

此外,前哨AI小课第四季已经开始,早鸟价优惠也即将结束,

4月初就要恢复为499的正常价格了,想用AI提升自己职业能力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线上书院模式,与王老师深度链接!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先人一步,领先一路!

先人一步,领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产业预测精华(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来源:王煜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