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 年底前将实现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100%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8 05:28 1

摘要:3月27日,海口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部署会。会议印发了《海口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小学、初中每学期不少于6课时,高中不少于8课时,中职学校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

南海网3月27日消息(记者 杜倬荷)3月27日,海口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部署会。会议印发了《海口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各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小学、初中每学期不少于6课时,高中不少于8课时,中职学校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安排《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课程36课时。

构建“预防—识别—干预—跟踪”管理体系

《方案》指出,各校要重点围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内容设计课程。鼓励各学校开发分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结合典型案例、情境模拟等形式增强课程实效性。推动学科融合,在思政、体育、艺术等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在每年“5·25”心理健康日和“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及新生入学、开学、毕业、升学、考试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方案》明确,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建立全链条心理健康管理机制与工作流程,构建“预防—识别—干预—跟踪”管理体系。

在预防阶段,每学期开展一次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家庭变故、学业困难以及新生、毕业班学生、转学生等学生群体,并在开学季、考试季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发时期加强关注。

在识别阶段,班主任、任课教师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谈话等方式记录学生行为异常,每月汇总至心理辅导室。

在干预阶段,对筛查出的重点学生实施“一生一策”,由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组成帮扶小组,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

在跟踪阶段,建立动态档案,每季度更新学生心理状态,对转入、转出学生实行档案交接制度。

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转换过程中,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转接封存机制。同时强调工作的保密原则,禁止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1年不少于12课时课程或专题活动

会上,海口市教育局要求各校落实“一生一档”动态管理。对档案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推进“六个一”行动,即落实至少1名专职心理教师、1间标准化心理咨询室、1套危机干预流程、1本全员心理档案、1年不少于12课时课程或专题活动、每学期1次家校协同活动;全面排查校园安防设施及视频监控覆盖范围,保障教学楼走廊、操场、食堂、宿舍出入口等区域无盲区,存储时长不低于30天。

同时,推行“保洁+保安”联合巡查机制,每学期组织1次校园极端案事件应急演练,模拟突发情况下的联动处置流程,将意外事件发生后的响应、处置、善后等工作系统化、机制化,科学、有序应对。

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知晓率。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海报上墙等渠道推广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96363省心理援助热线、12320公共卫生热线等,以保障学生、老师、家长知晓率达100%。

制作心理健康知识手册,每学年向学生及家长发放1次,内容涵盖热线使用指南、减压技巧等。帮助有需要的师生及家长能在及时能找到倾诉渠道,得到正确而有益的专业引导。

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 每学期不少于1期

会议强调,要优化心理咨询服务阵地,各学校要确保孩子在校期间的课间休息时间,心理辅导室必须开放、有老师在岗指导,保障心理辅导室每周开放时间小学不少于5小时,中学不少于10小时,引导孩子们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可以去心理辅导室倾诉、发泄、寻找帮助。

同时,开设“心灵成长工作坊”,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每学期不少于1期。充分利用家校共建、医校共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

充分利用家长会等形式每学期举办两次“家长心理健康课堂”,联合社区、医院开展“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发挥健康副校长、法治副校长作用,借助公安、团市委、妇联等各方力量,向家长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年底前将实现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100%

据了解,海口市教育局于2024年已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心理健康辅导室标准化全覆盖,全市中小学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率达到了100%。

2025年,该局将于年底前实现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100%,同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计划”,每学期开学前后组织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参加市级培训,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重点学习危机干预、心理咨询等技能。

目前,海口市教育局已经启动了本学期的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分层、分区培训。3月27日上午,全市心理健康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会(第一场)在琼山区椰博小学召开,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组织专家对琼山区辖区内的所有市属、区属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200余人进行专业培训。

随后,该局将按计划分批举办其他三个辖区市属、区属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以及全市中小学校班主任、普通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培训班。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也正在积极探讨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中,科学、系统提升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而是贯穿所有学科教育教学全程的,因此要求各学校在开展其他学科教学时,也要有意识地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指出,设置心理健康课程时,要坚持以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主,不要上成说教式的思政课。

同时,市教育局已开展对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配备情况的彻底摸排,精准掌握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配备情况及专人专岗情况,保障所有专职心理健康老师都真正发挥专业优势,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海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中小学的所有班主任都是兼职心理老师,且现在教育系统正在壮大心理健康老师队伍,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关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发现异常苗头,及时疏导,及时反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扰。

学校在加强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老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强老师的内在力量,让其有能力给予学生正向的赋能。

记者了解到,海口市教育系统已经成立了市级、区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正在积极成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各级领导小组定期专项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在资金保障、师资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市教育局也会定期进行专项督查,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工作不力单位进行通报问责。

来源:南海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