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春祥的四儿媳石树平告诉记者,老人每天关注国家大事,阅兵消息传出后,他就提出要观看阅兵直播。“这些年身体越来越差,又做了白内障、膝盖手术,心脏也不好……这不,一大早就先给他吃上速效救心丸,就怕一激动心脏受不了。”
9月3日上午8点30分,距离阅兵正式开始还有半小时,在临清市刘垓子镇姜油坊社区,97岁抗战老兵李春祥已经早早端坐在电视机前。
李春祥的四儿媳石树平告诉记者,老人每天关注国家大事,阅兵消息传出后,他就提出要观看阅兵直播。“这些年身体越来越差,又做了白内障、膝盖手术,心脏也不好……这不,一大早就先给他吃上速效救心丸,就怕一激动心脏受不了。”
97岁老兵李春祥庄严敬礼
81年后,他首次开口讲述16岁那年火线锄奸入党过往
1944年3月,只有16岁的李春祥一路乞讨到了高唐县,被一支路过的八路军队伍收留。由于人小机灵,他被安排在团里当警卫员。当年9月,他就火线入党。这还与一次锄奸行动有关,“团里侦查科长姓扈,平时表现很积极,但背地里却偷偷通敌,给鬼子汉奸传递情报。锄奸任务最终落到我和另外三个警卫员身上。晚上,我们四个悄悄行动,打开窗户将枪口对准他,将他当场击毙。”没想到,这次采访,李春祥老人意外地首次开口,讲述了这段火线入党的历史,而这段过去被老人隐藏了整整81年!
兄弟连!他和战旗方队中“即墨城第一连”来自同一支纵队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阅兵首次出现的80面抗战英模部队组成的战旗方队中,“即墨城第一连”还与李春祥老人有渊源:“即墨城第一连”前身是山东军区第五师十三团八连,1941年4月,被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授予“钢八连”荣誉称号;1945年8月,胶东军区又授予该连“即墨城第一连”的荣誉称号。而李春祥入伍后不久被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与“即墨城第一连”正是兄弟连!
展示当年缴获的日本鬼子的刺刀
“部队当时在黄县一带活动,主要任务就是扒小鬼子的火车道。他们白天修,我们就晚上扒!”李春祥回忆说,白天,敌人驱使劳工拼命抢修;到了晚上,铁道便成了八路军的战场。
抗战胜利后,李春祥又跟随部队赶赴东北,走了整整七天七夜。
苦苦找寻,失联战友成为难以愈合的创口
枪林弹雨中,李春祥见证了太多生死离别。但牺牲他不怕,唯有一件事几十年来一直放心不下。原来,攻打盘锦时,他因负伤被安排在一户老乡家养伤,一起养伤的还有另外几位战友。由于当时部队缺少军服,他们穿的都是缴获来的国民党军装。一天,村子突然遭袭,一颗炮弹在院子炸开,几位养伤的战友没来得及转移……当场全部牺牲,而自己去卫生所包扎侥幸躲过一劫。李春祥说,他担心当时这几位战友因为身穿国民党军服而被误认为是国民党士兵,无法得到烈士认定。“一个叫马新顺,一个叫王东孝,一个叫张玉华。”尽管已经97岁高龄,但几个名字李春祥一直挂在嘴边。后来,王东孝的名字在烈士陵园纪念碑上被找到,但另外两人却石沉大海,再无音信。他也曾给这些战友户籍所在地写过四十多封信,但都没有收到回复,这也成了老人心头一道难以愈合的创口。
从1944年入伍到1949年退伍,李春祥参加了包括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内的大小战斗近百场,先后荣立两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身上也多处负伤。前不久,因为头晕家人陪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脑袋里还残留8块弹片。CT检查时也发现肺上有阴影,后来分析应该是子弹从肺上穿过。
李春祥最后一次负伤是在天津,那个年代,通讯落后,李春祥养好伤后却再也联系不上大部队。
带着遗憾和无奈,1949年6月,李春祥带着一纸退伍证和一本二等乙级革命军人伤残证书回到了家乡。他先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0年多年,后来响应政府号召创办社办企业。“咱当兵入伍是为了不当亡国奴,把小鬼子赶出中国!”谈到离开部队的遗憾,李春祥脑子中始终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
泛黄的退伍证
当直播镜头对准坦克、飞机、导弹等国之重器时,李春祥忍不住激动起来。他说,那个年代共产党的队伍就是“小米加步枪”,战士手上都是杂牌枪械,自己作为警卫员,武器就是一只盒子枪。“赶上现在盛世,看着国家强大,我们也能放心了。”李春祥最后说。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