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业层面,2024年以来可控核聚变项目招标活跃,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机构累计发布采购项目约46项。据市场研究,2024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约3312.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增长至4915.5亿美元。
随着全球电力需求持续攀升,可控核聚变作为未来能源解决方案备受关注。
近期,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系列突破性进展:
"东方超环"(EAST)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下持续1066秒运行
"中国环流三号"与"洪荒70"装置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中国核电与浙能电力共同参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投资规模达17.5亿元
产业层面,2024年以来可控核聚变项目招标活跃,聚变新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等机构累计发布采购项目约46项。据市场研究,2024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约3312.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增长至4915.5亿美元。
通过对产业链的梳理,
我们注意到以下三家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
某核电工程龙头企业:
国内核电站建设主力军,曾中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核心设备安装工程,在核聚变工程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某能源装备企业:
子公司研发的焊接式热交换器成功应用于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氦冷包层项目,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
某中科院合作企业:
产品应用于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等大科学工程,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布局海洋经济领域,入选"十三五"海洋经济示范项目。
最后,我们要强调的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所述任何观点仅代表个人思路,不构成投资建议。
请您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来源:商业睿闻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