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晨曦中升起,抗战老兵后代、青年学生与各界群众同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共产党辛劳为民族”的旋律撞击着纪念钟声,历史与现实在同一频率上共振——这不仅是一
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晨曦中升起,抗战老兵后代、青年学生与各界群众同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当“共产党辛劳为民族”的旋律撞击着纪念钟声,历史与现实在同一频率上共振——这不仅是一次纪念仪式,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歌声成为最凝练、最有力的注脚。
1943年,曹火星在平西根据地创作这首歌时,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主席听后建议加上“新”字——“不但有中国,还要有新中国”。一字之增,道破历史质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战不仅是“保国”,更是“建国”。歌曲在根据地传唱时,“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一句往往引发全场哭喊,因为农民从减租减息中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人”,歌声成为“把人民组织起来”的情感密码,为“新中国”奠定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
80年后的今天,中国GDP超130万亿元,高铁运营里程占全球2/3,5G基站数占全球60%以上。但复兴不仅是物质积累,更是精神传承。当“历史虚无主义”试图解构抗战记忆,高唱这首歌就是宣示:从“平型关的枪声”到“复兴号的风笛”,贯穿始终的是共产党“为民族争独立、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当今全球仍不太平,此时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对“弱肉强食”逻辑的否定——中国抗战胜利不是靠殖民扩张,而是靠人民战争;中国今日崛起不是靠“国强必霸”,而是靠和平发展。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歌声里,世界听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叙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变化的时空,不变的是歌声中的信念。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广场上的和平鸽振翅高飞,它们翅膀的振动频率与歌声的余韵形成奇妙的和声——那是历史与未来的合唱。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在抗战胜利80周年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让历史告诉现在、让现在告诉未来:只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歌声终将散去,但歌声铸就的精神长城,将永远屹立在人类历史的地平线上,成为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最雄壮的背景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明天,永远比今天更好。
来源:我在松花江边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