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户部尚书去世只剩2000文 皇帝看到遗产清单当场泪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8 02:38 2

摘要:"这不可能..."纪纲喃喃自语。突然,西厢房传来惊呼。众人冲进去,只见满屋子堆到房梁的账本,夏元吉正披着单衣在其中核对数字,油灯熏得他眼睛发红。

永乐元年七月的深夜,北京城下着瓢泼大雨。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握着圣旨的手有些发抖——皇上要他连夜查抄户部尚书夏元吉的家。

这个差事不好办,谁不知道夏老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去年有个千户想虚报军饷,被他用算盘当场算出破绽,落了个流放的下场。

"开门!奉旨抄家!"锦衣卫踹开夏府大门时,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哪是二品大员的宅邸?

三进院子空荡荡的,墙角堆着晒干的野菜,堂屋摆着的八仙桌腿还用砖头垫着。纪纲不信邪,带着人把地砖都撬了,最后只在米缸底找出五两碎银。

"这不可能..."纪纲喃喃自语。突然,西厢房传来惊呼。众人冲进去,只见满屋子堆到房梁的账本,夏元吉正披着单衣在其中核对数字,油灯熏得他眼睛发红。

"纪大人是要查账?"夏元吉抬头,脸上沟壑里还沾着墨迹,"建文四年的漕粮账还差三县没核完..."

一升米立下的誓言

洪武二十三年,江西发生大旱。二十岁的夏元吉赶考途中,看见灾民围着一口大锅——锅里煮的竟是个婴孩。当晚他蜷缩在破庙里,把仅剩的一升米分给老乞丐,自己嚼了三天树皮。

中进士后,夏元吉被分到户部当主事。上任第一天,他看见库吏偷偷把成色好的税银换成劣银。年轻气盛的他当场揭发,反被上司罚跪院中。那天夜里,他在值班房的墙上刻下一行小字:"若得掌财,必不负民"。

这个誓言像烙印般跟着他。有年春节,同乡送来十两银子"拜年",夏元吉转身就交给库房入账。妻子埋怨他不懂人情,他指着院里枯死的枣树说:"你看这树,根烂了,结的果子能甜吗?"

永乐三年,朱棣要北征蒙古。夏元吉抱着账本死谏:"皇上,国库只剩九十八万两,而大军开拔至少需二百万两啊!"朱棣拍案大怒:"朕堂堂天子,用点钱还要看你脸色?"

夏元吉不慌不忙掏出个紫檀算盘,噼里啪啦打起来:"若削减赏赐三成,延期修建武当山宫观,再挪用部分漕运费...可凑一百五十万两。"说着递上一张纸:"请陛下立字据,三年内归还。"

满朝文武倒吸凉气,却见朱棣竟真的提笔写下"永乐三年借国库银五十万两"。这张欠条后来被夏元吉裱起来挂在户部大堂,成为震慑贪官的"镇部之宝"。

夏元吉有把祖传的黄花梨算盘,十五档算珠磨得发亮。他管这叫"良心秤"——每打一颗珠子,就像在称民脂民膏的分量。有次浙江布政使虚报灾情冒领赈灾银,夏元吉用这把算盘当场算出缺口,那官员最后被发配辽东。

有趣的是,朱棣案头也摆着把金丝楠木算盘。皇帝曾私下比较:"夏爱卿的算盘珠子响在明处,朕的算盘得藏在袖子里。"后来郑和下西洋的预算,就是这一君一臣打着算盘吵出来的结果——原定三百万两被夏元吉砍到一百八十万两。

宣德五年夏,七十岁的夏元吉病逝在值房。人们整理遗物时,发现他枕头下压着本《钱粮弊政百条》,记载着各种贪污手段和防范方法。最末页写道:"吾一生持筹握算,未尝贪占半文。非吾不爱财,实畏夜间算珠声响——声声皆似饥民叩门也。"

当宣德帝看到抄家清单——旧棉被两床、补丁官服三套、算盘一把、铜钱两千文时,这位太平天子突然想起小时候,夏元吉教他打算盘的情景。次日早朝,皇帝当众宣布:"户部大堂永悬夏公算盘,后世度支官员上任,须先抚此算盘立誓!"

那把算盘后来有了灵性般的传说。嘉靖年间有个贪官想把它换下来,结果当晚户部库房莫名起火,唯独烧了他贪污的账册。

从此再无人敢动这把"神算盘",直到李自成攻入北京那天,还有人看见个白发老者站在烈焰中的户部大堂,把算盘打得震天响...

来源:大婷聊历史

相关推荐